俯仰天地間,我生殊已晚。古人不及見,前輩亦漸遠。
昔年忝朝列,三五齊手板。入參議帷幄,出翱翔藝苑。
兩心無猜疑,終始共推挽。豈知一朝異,分散東西征。
群才飛刺天,林立盈彤庭。三五各天涯,相映如晨星。
嚄唶時所背,空負海內名。有如林泉公,宿德眾尤向。
詞林三十年,縝密見涵養。操履冰玉清,文章臺閣樣。
榮名勢利途,眾競獨退讓。皋比坐成均,六館無孟浪。
道傍推大宅,寒士俱挾纊。保釐向南都,百僚同倚仗。
平生事藏密,臨事何慨忼。大奸弄朝權,士氣紛沮喪。
群蟻赴腥膻,正色疏獨抗。浩然賦歸來,高臥青山云。
弘開綠野堂,賓客引白申。廣德車尚懸,疏傅金不貧。
行年八十馀,龍馬富精神。人言天所留,復起承華勛。
方期會老堂,杯酒道情素。訃音忽然聞,風前淚如注。
安得延陵劍,掛向閩山樹。
聞尚書泉山林公訃。明代。王鏊。 俯仰天地間,我生殊已晚。古人不及見,前輩亦漸遠。昔年忝朝列,三五齊手板。入參議帷幄,出翱翔藝苑。兩心無猜疑,終始共推挽。豈知一朝異,分散東西征。群才飛刺天,林立盈彤庭。三五各天涯,相映如晨星。嚄唶時所背,空負海內名。有如林泉公,宿德眾尤向。詞林三十年,縝密見涵養。操履冰玉清,文章臺閣樣。榮名勢利途,眾競獨退讓。皋比坐成均,六館無孟浪。道傍推大宅,寒士俱挾纊。保釐向南都,百僚同倚仗。平生事藏密,臨事何慨忼。大奸弄朝權,士氣紛沮喪。群蟻赴腥膻,正色疏獨抗。浩然賦歸來,高臥青山云。弘開綠野堂,賓客引白申。廣德車尚懸,疏傅金不貧。行年八十馀,龍馬富精神。人言天所留,復起承華勛。方期會老堂,杯酒道情素。訃音忽然聞,風前淚如注。安得延陵劍,掛向閩山樹。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太息。明代。薛始亨。 先生玉貌自非庸,義士能辭賣塞封。斜日坐隅占鵩鳥,渾天丸發驗銅龍。顏衰漫指吳門練,醴去羞將楚市舂。碧簡誰窺蝌蚪字,綵毫曾向夢中逢。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北湖。唐代。韓愈。 聞說游湖棹,尋常到此回。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
燭影搖紅 除夕。清代。徐釚。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十萬笙歌,繁華自趁江潮發。椒盤歲歲憶團圞,剪燭頻移榻。那管今宵帳冷,真辜負、爆聲喧熱。定香橋下,囑付雙魚,替傳錦札。
漢鐃歌十八曲 其十七 遠如期。明代。王世貞。 遠如期,招四夷?;实圩钌希梓氡傩?,符拔騊駼。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詔司農,罷輪臺。皇帝坐殿上,干羽舞兩階。群臣上,壽玉卮。單于來,單于來。
舊吏楊時哲王憲相從久入京時復一至執軸乞詩書往事分題各四首予之 其三。。龐嵩。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著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