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擁孤城枕大江,數間草閣寄吟床。月籠沙磧當窗白,風撼潮聲拍枕涼。
黃葉蕭蕭人不寐,青燈耿耿夜初長。云深老雁歸何日,腸斷蒹葭水一方。
江村夜泊。元代。周權。 山擁孤城枕大江,數間草閣寄吟床。月籠沙磧當窗白,風撼潮聲拍枕涼。黃葉蕭蕭人不寐,青燈耿耿夜初長。云深老雁歸何日,腸斷蒹葭水一方。
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游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為館職,弗就。益肆力于詞章。有《此山集》。 ...
周權。 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游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為館職,弗就。益肆力于詞章。有《此山集》。
賣花聲。清代。吳藻。 法曲冷霓裳。重譜紅腔。修簫人愛月華涼。吹得秦臺仙夢暖,小鳳雛凰。家國感滄桑。滿地斜陽。瑤天笙鶴散花忙。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斷生香。
月下白。清代。安揚名。 一團粉雪釀清華,月作精神玉作花。誰識鼠姑能雅澹,不將富貴向人夸。
題桃源手卷。宋代。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年號記曾題甲子,兒孫肯使識君臣。南陽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問津。
過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宋代。楊萬里。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山。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