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 ...
程顥。 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
自述。明代。唐順之。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負郭無新業,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相見一相笑,吾今罷問津。
題觀音石壁。宋代。紹興卜者。 金紫玉青世所稀,牡丹花下探天機。仙游秀水真消息,身傍御爐香滿衣。
堂梁。清代。恩華。 籟寂天空漏已沈,一聲清唱警塵心。林原響振孫公嘯,月夜情酣漁父吟。陔下似傳驅楚策,雍門猶見繞梁音。宵嚴舊載金吾令,聽到更殘韻轉森。
次前人越州鹿鳴宴。宋代。趙抃。 郡國秋闈吁俊辰,行修經治以名聞。芳筵縹緲開三島,大樂諠嘩徹五云。高桂折香期月窟,祥星垂彩應天文。集英唱第麻衣脫,得志無忘賢使君。
又次韻答之十首 其九。。釋德洪。 我亦從來徹骨貧,誰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勞收取,不是青源眾獸麟。
鳳吹二十四首 其十五。近現代。吳妍因。 雁行兩翼本同風,防護原知具苦衷。為恐鹓雛棲枳棘,便將蝸舍作牢籠。一拳欲掣絲先斷,百計還謀媒別通。形跡錮藏消息杳,教從何處索冥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