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非草,真非真。
柳之骨,顏之筋,
歐張瘦硬可通神。眾體備,
兼眾美。莫臻興嗣書,
無首亦無尾。當年好事人,
各欲徇所嗜。割載同至定,
得中固為喜。莫將俗眼看,
墨脫字已漫。當年寶匣中,
什襲幾歲寒。祗今煙云披,
星斗尚闌干。麟角鳳觜毋輕棄,
煎膠續弦端有冀。君不見四窗寶此不寶他,
固應落筆驚風雨,走龍蛇。
跋趙憲唐率更千字文跡。宋代。劉宰。 草非草,真非真。柳之骨,顏之筋,歐張瘦硬可通神。眾體備,兼眾美。莫臻興嗣書,無首亦無尾。當年好事人,各欲徇所嗜。割載同至定,得中固為喜。莫將俗眼看,墨脫字已漫。當年寶匣中,什襲幾歲寒。祗今煙云披,星斗尚闌干。麟角鳳觜毋輕棄,煎膠續弦端有冀。君不見四窗寶此不寶他,固應落筆驚風雨,走龍蛇。
劉宰(1167—1240)字平國,號漫塘病叟,鎮江金壇(今屬江蘇)人 。紹熙元年(1190)舉進士。歷任州縣,有能聲。尋告歸。理宗立,以為籍田令。遷太常丞,知寧國府,皆辭不就。端平間,時相收召譽望略盡,不能舉者僅宰與崔與之二人。隱居三十年,于書無所不讀。既卒,朝廷嘉其節,謚文清。宰為文淳古質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庫總目》又作有語錄,并傳于世。 ...
劉宰。 劉宰(1167—1240)字平國,號漫塘病叟,鎮江金壇(今屬江蘇)人 。紹熙元年(1190)舉進士。歷任州縣,有能聲。尋告歸。理宗立,以為籍田令。遷太常丞,知寧國府,皆辭不就。端平間,時相收召譽望略盡,不能舉者僅宰與崔與之二人。隱居三十年,于書無所不讀。既卒,朝廷嘉其節,謚文清。宰為文淳古質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庫總目》又作有語錄,并傳于世。
夜宿劉將軍園亭 其二。清代。申涵昐。 仗劍從戎去,堂留綠野虛。園丁晨掃徑,奴子夜烹魚。灞上誰開壘,西湖正跨驢。清時無戰伐,衛霍有閑居。
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宋代。梅堯臣。 荊州持大橘,亦自名黃柑。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送生吳洲思,恨不羽翼南。
挽卜憐吉歹河南王。。陳益稷。 哲人萎矣棟梁傾,回首西風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過客短長亭。手扶紅日名猶在,身就黃粱夢不醒。記取汾陽舊勛業,紫薇留種繼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