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趨死易,黜己下人難。況乃持柄位,而當功名間。
天寶唐中圮,大盜起幽薊。伐鼓傾中州,意有摧枯易。
桓桓許公遠,持節睢陽郡。孤壘扼賊沖,攻急勢危窘。
張公何壯哉,雍丘以眾來。誓將同忠義,分持虜羹杯。
慷慨二丈夫,感諾明悲吁。對舉兩手起,力與扶中區。
空郊乘垝垣,賦鋒四周攢。萬夫齊一心,就死無悔顏。
夫豈威令使,化公心如丹。兵盡糧餉絕,重圍氣逾烈。
龍枯無一勺,虎騰墜窮穴。帳下萬金士,霽云特雄杰。
乞師賀蘭府,嚙指如枯檗。七日哭秦庭,何謝楚臣節。
鄰藩救不來,呱呱守埤哀。天胡不我吊,竟使孤城摧。
沈痛數忠良,委骨鯨與豺。王師遂破賊,天王歸京國。
持久全江淮,實由二公力。遺烈在宋人,食公河之津。
我聞唐天子,命遠守宋民。張公何為者,單車投遠舍。
開門授之柄,引己出其下。張公仁且英,節義無與程。
但初無睢陽,此功將安成。顧豈沮大節,而下張公名。
意欲覺后來,知人為賢明。
睢陽雙忠廟詩。宋代。張方平。 烈士趨死易,黜己下人難。況乃持柄位,而當功名間。天寶唐中圮,大盜起幽薊。伐鼓傾中州,意有摧枯易。桓桓許公遠,持節睢陽郡。孤壘扼賊沖,攻急勢危窘。張公何壯哉,雍丘以眾來。誓將同忠義,分持虜羹杯。慷慨二丈夫,感諾明悲吁。對舉兩手起,力與扶中區。空郊乘垝垣,賦鋒四周攢。萬夫齊一心,就死無悔顏。夫豈威令使,化公心如丹。兵盡糧餉絕,重圍氣逾烈。龍枯無一勺,虎騰墜窮穴。帳下萬金士,霽云特雄杰。乞師賀蘭府,嚙指如枯檗。七日哭秦庭,何謝楚臣節。鄰藩救不來,呱呱守埤哀。天胡不我吊,竟使孤城摧。沈痛數忠良,委骨鯨與豺。王師遂破賊,天王歸京國。持久全江淮,實由二公力。遺烈在宋人,食公河之津。我聞唐天子,命遠守宋民。張公何為者,單車投遠舍。開門授之柄,引己出其下。張公仁且英,節義無與程。但初無睢陽,此功將安成。顧豈沮大節,而下張公名。意欲覺后來,知人為賢明。
(1007—1091)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
張方平。 (1007—1091)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鷓鴣天 暮春初夏作。。盧青山。 春雨無家自作吹,春花爛熳碧江湄。林邊草浪翻風腳,溪畔芹容閃石眉。留夕照,緩瓊杯,今生能得幾回迷?菜花新筍挑完后,市上甘茶玉作堆。
和嚴道培書院韻 其一。宋代。米芾。 城頭山腳舊圖開,華構凌云亦壯哉。談席昔人文獻地,升堂此日豫章材。弦歌化里清風動,麟鳳天南紫氣來。獨奈巖阿叢桂冷,幽棲不是偉長才。
折桂新亭。宋代。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楊公濟歲暮惠酒。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山妻相對驚愁破,稚子無端笑飲狂。百歲光陰空自遠,醉時苦短醒時長。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歸覲。唐代。馬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肅老惠詩兩章詩墨一函賦此志謝。。黃松鶴。 空谷人來續舊游,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顏色,十笏云山眼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