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從南陵,得草名金盤。金盤有仁性,生在林一端。
根節歲一節,食之甘而酸。風俗競采掇,俾人防急難。
巴中蛇虺毒,解之如走丸。巨葉展六出,軟干分長竿。
搖搖綠玉活,裊裊香荷寒。世云暑酷月,郁有神物看。
天之產于此,意欲生民安。今之為政者,何不反此觀。
知彼苛且猛,慎勿虐而殘。一物茍失所,萬金惟可嘆。
莫并蒿與萊,豈羨芝及蘭。勤渠護根本,栽植當庭欄。
寄言好生者,休說神仙丹。
金盤草詩(生寧江巫山南陵林木中)。宋代。王周。 今春從南陵,得草名金盤。金盤有仁性,生在林一端。根節歲一節,食之甘而酸。風俗競采掇,俾人防急難。巴中蛇虺毒,解之如走丸。巨葉展六出,軟干分長竿。搖搖綠玉活,裊裊香荷寒。世云暑酷月,郁有神物看。天之產于此,意欲生民安。今之為政者,何不反此觀。知彼苛且猛,慎勿虐而殘。一物茍失所,萬金惟可嘆。莫并蒿與萊,豈羨芝及蘭。勤渠護根本,栽植當庭欄。寄言好生者,休說神仙丹。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实v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
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实v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題廣孝別室得鳧字。明代。劉宗周。 澤畔行吟起宿鳧,旅情嘹唳帶僧孤。不辭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過轆轤。小徑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將雛。繁華莫問前朝事,止許西來度一蘆。
題洞霄宮。宋代。周文璞。 久知靈境無緣到,今被春風引得來。上帝殿頭聞雨過,仙人石面欠花開。便燒沈水禮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落日斷霞催去緊,掉巾只等白鴉回。
題可山梅花巖。宋代。張煒。 高人深欲買山居,常辦栽梅養鶴圖。喜有名園鄰水月,不妨清夢憶江湖。羲之坦腹應相愛,和靖掀髯足自娛。旦夕杖藜須踐約,錦囊先束付奚奴。
次韻昌叔詠塵。宋代。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宋代。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紫微舊刻蘭堂閟,朱字新牌藝院題。更識訓詞深厚意,言成膏澤惠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