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圃幽人徑,桃源處士居。
歲時雖屢改,蹤跡尚如初。
記九月二十五夜夢中作。宋代。林亦之。 藥圃幽人徑,桃源處士居。歲時雖屢改,蹤跡尚如初。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學可,號月漁,一號網山。林光朝高弟,繼光朝講學于莆之紅泉。趙汝愚帥閩,薦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論語考工記》、《毛詩莊子解》、《網山集》等。 ...
林亦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學可,號月漁,一號網山。林光朝高弟,繼光朝講學于莆之紅泉。趙汝愚帥閩,薦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論語考工記》、《毛詩莊子解》、《網山集》等。
覓竹。。李勝原。 為愛君家千個竹,吾廬欲致兩三竿。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覓何妨著地寬。未擬叢中留鳳宿,且看根下有龍蟠。愿分風月歸吟韻,共結堅盟到歲寒。
李成寒林圖。元代。黃公望。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小游仙(十首)。明代。桑悅。 日輪赫赫起東溟,真火抽添養白庭。湯谷蕭蕭萬竿竹,裁書少昊借秋聲。
念奴嬌。清代。周之琦。 五湖空約,為迷津、翻學鴟夷生計。釣艇漁舟頻喚取,替卻駪駪征騎。蕙帶徐搴,蓀橈緩蕩,萬頃玻璃碎。青溪幾折,晚風吹夢無際。當日跨鳳偕歸,玉尊雙飲,笑語篷窗倚。一綠鴛波依舊好,誰念羈禽身世。帝子貞筠,靈均香草,況是埋憂地。楚騷歌罷,水天何限愁思。
戲答李伯襄 其二。明代。伍瑞隆。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