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寒傍人門,面目自可憎。為善得長貧,天理疑難憑。
狂談取富貴,易若階而升。吾實畏鬼神,勿謂吾無能。
秋雨未已客懷不佳夜誦少陵遣興詩至生涯能幾何常在羈旅中三復增感每字賦一詩 其三。宋代。章甫。 饑寒傍人門,面目自可憎。為善得長貧,天理疑難憑。狂談取富貴,易若階而升。吾實畏鬼神,勿謂吾無能。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蘇州,字端叔。神宗熙寧三年進士。調臨川尉,移知壽春。進所著《孟子解義》,除應天府國子監教授,改著作佐郎。元豐中知山陰縣,監左藏北庫。哲宗朝通判宿州,復除開封府提舉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寧初為都官郎中,時立元祐黨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國事獲罪,不應刻名著籍,禁錮子孫。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舉舒州靈仙觀以卒。 ...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蘇州,字端叔。神宗熙寧三年進士。調臨川尉,移知壽春。進所著《孟子解義》,除應天府國子監教授,改著作佐郎。元豐中知山陰縣,監左藏北庫。哲宗朝通判宿州,復除開封府提舉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寧初為都官郎中,時立元祐黨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國事獲罪,不應刻名著籍,禁錮子孫。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舉舒州靈仙觀以卒。
歸心一發尉佗樓,一點晴煙見渡頭。三徑尚堪攜客入,中洲曾是為誰留。
青含浦樹喧黃鳥,綠遍江苗過白鷗。七十二峰無恙在,更于城郭念同游。
城中答王東村家元孝送歸中洲草堂之作兼示二三同志。明代。陳子升。 歸心一發尉佗樓,一點晴煙見渡頭。三徑尚堪攜客入,中洲曾是為誰留。青含浦樹喧黃鳥,綠遍江苗過白鷗。七十二峰無恙在,更于城郭念同游。
暑雨夕霽。宋代。宋庠。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月波半露金樞穴,云葉全收玉女衣。氣爽戍樓孤鵲云,霧沈荒苑數螢歸。涼軒更作東山詠,何處莊環有世機。
過蓋竹作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 二月春風特地寒,江樓獨自倚欄干。個中詎有行藏意,且把前峰細數看。
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明代。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賦范司馬嘉蓮作。清代。柳是。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只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雙凌芍藥階前艷,并照莢蓉幕里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