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之樂器頭象駝,音聲不合十二和。促舞跳趫筋節(jié)硬,
繁辭變亂名字訛。千彈萬唱皆咽咽,左旋右轉(zhuǎn)空傞傞。
俯地呼天終不會(huì),曲成調(diào)變當(dāng)如何。德宗深意在柔遠(yuǎn),
笙鏞不御停嬌娥。史館書為朝貢傳,太常編入鞮靺科。
古時(shí)陶?qǐng)蜃魈熳樱d遁親聽康衢歌。又遣遒人持木鐸,
遍采謳謠天下過。萬人有意皆洞達(dá),四岳不敢施煩苛。
盡令區(qū)中擊壤塊,燕及海外覃恩波。秦霸周衰古官廢,
下堙上塞王道頗。共矜異俗同聲教,不念齊民方薦瘥。
傳稱魚鱉亦咸若,茍能效此誠足多。借如牛馬未蒙澤,
豈在抱甕滋黿鼉。教化從來有源委,必將泳海先泳河。
是非倒置自古有,驃兮驃兮誰爾訶。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驃國樂。唐代。元稹。 驃之樂器頭象駝,音聲不合十二和。促舞跳趫筋節(jié)硬,繁辭變亂名字訛。千彈萬唱皆咽咽,左旋右轉(zhuǎn)空傞傞。俯地呼天終不會(huì),曲成調(diào)變當(dāng)如何。德宗深意在柔遠(yuǎn),笙鏞不御停嬌娥。史館書為朝貢傳,太常編入鞮靺科。古時(shí)陶?qǐng)蜃魈熳樱d遁親聽康衢歌。又遣遒人持木鐸,遍采謳謠天下過。萬人有意皆洞達(dá),四岳不敢施煩苛。盡令區(qū)中擊壤塊,燕及海外覃恩波。秦霸周衰古官廢,下堙上塞王道頗。共矜異俗同聲教,不念齊民方薦瘥。傳稱魚鱉亦咸若,茍能效此誠足多。借如牛馬未蒙澤,豈在抱甕滋黿鼉。教化從來有源委,必將泳海先泳河。是非倒置自古有,驃兮驃兮誰爾訶。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晚秋登樓。宋代。王同祖。 獨(dú)上危樓望落暉。昏鴉歸處遠(yuǎn)煙微。湖光洗得秋容凈,爭奈江南雁又飛。
頌古六首。宋代。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會(huì)城苦雨四首 其三。清代。牛燾。 中秋騎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懶問津。米價(jià)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為薪。
頌古一百則。。釋正覺。 絲綸降,號(hào)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將軍。不待雷驚出蟄,那知風(fēng)遏行云。機(jī)底聯(lián)綿兮,自有金針玉線。印前恢廊兮,元無鳥篆蟲文。
城南林園避暑示道友。宋代。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yuǎn),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fēng)月,高客共琴樽。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