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蔓葛,得托樛木。葉不云布,華不星燭。承侔卞和,質(zhì)非荊璞。
眷同尤良,用乏驥騄。
贈劉琨詩 其六。魏晉。盧諶。 妙哉蔓葛,得托樛木。葉不云布,華不星燭。承侔卞和,質(zhì)非荊璞。眷同尤良,用乏驥騄。
盧諶(284─351),字子諒,范陽涿(今屬河北涿縣)人,晉代文學(xué)家。曹魏司空盧毓曾孫。西晉衛(wèi)尉卿盧珽之孫,尚書盧志長子。晉朝歷任司空主簿、從事中郎、幽州別駕。后趙、冉魏時官至侍中、中書監(jiān)。盧諶最初擔(dān)任太尉椽。311年,洛陽失陷,隨父北依劉琨,途中被劉粲所擄。312年,輾轉(zhuǎn)歸于姨父劉琨,受到青睞。318年,劉琨為匹磾所拘。期間,盧諶與劉琨以詩相互贈答,寫有《答劉琨詩二首》《贈劉琨詩二十首》。350年,冉閔誅石氏、滅后趙,盧諶在冉魏任中書監(jiān),后在襄國遇害。時年67歲。盧諶為人清敏、才思敏捷,喜讀老莊,又善于寫文章。他著有《祭法》《莊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詩篇流傳至今。 ...
盧諶。 盧諶(284─351),字子諒,范陽涿(今屬河北涿縣)人,晉代文學(xué)家。曹魏司空盧毓曾孫。西晉衛(wèi)尉卿盧珽之孫,尚書盧志長子。晉朝歷任司空主簿、從事中郎、幽州別駕。后趙、冉魏時官至侍中、中書監(jiān)。盧諶最初擔(dān)任太尉椽。311年,洛陽失陷,隨父北依劉琨,途中被劉粲所擄。312年,輾轉(zhuǎn)歸于姨父劉琨,受到青睞。318年,劉琨為匹磾所拘。期間,盧諶與劉琨以詩相互贈答,寫有《答劉琨詩二首》《贈劉琨詩二十首》。350年,冉閔誅石氏、滅后趙,盧諶在冉魏任中書監(jiān),后在襄國遇害。時年67歲。盧諶為人清敏、才思敏捷,喜讀老莊,又善于寫文章。他著有《祭法》《莊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詩篇流傳至今。
千秋歲 贈王子丹麓五十初度,奉次原韻。清代。宋犖。 韋編三換。一石才過半。丘壑性,終難變。傳文洛紙貴,顧曲吳綾賤。便便也,撐腸柱腹皆奇卷。日起花磚晏,短發(fā)梳還亂。追往事,休增嘆。杯螯左右手,便是長生愿。君不見,丹樓百尺仙居幻。
雜詩九首 其七。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fēng)嘯寒鴟,古隧翔狐群。牛羊牧其巔,淩藉日繽紛。生存華屋居,嬪妾從如云。一朝寱重泉,貴賤何由分。龐公困隴畝,耕稼良已勤。誰知千載后,史冊播馀芬。
晚飯?zhí)翈X緣隱庵。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xiàn)奧香茶。
送趙升卿之韶幕。宋代。梅堯臣。 舟車歷盡險,風(fēng)物乃還君。俎肉應(yīng)多味,虞韶不復(fù)聞。林鳴異音鳥,山冒欲晴云。若吊張丞相,空祠舊近墳。
九鎖步虛詞。宋代。陳洵直。 犖確玉峰矗,真朋夐游遨。洗耳發(fā)清響,躡蹻玱鸞高。飛泉落松杪,節(jié)奏風(fēng)蕭騷。八鎖度靈鑰,鏗鏗引云璈。
絮云翳日,煙柳斷腸,羈游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
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fù)。念佳麗,藉甚當(dāng)年,懺情無緒。
應(yīng)天長 訪板橋舊院遺址。用康伯可韻。近現(xiàn)代。周岸登。 絮云翳日,煙柳斷腸,羈游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fù)。念佳麗,藉甚當(dāng)年,懺情無緒。幽討向何處。種菜編籬,花鳥竟誰主。呼起澹心難寫,孤悰寄毫素。留靈瑣,邀夢雨。對逝水、曼吟千度。蘸金粉、與畫前朝,亂絲成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