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幾許奇才,乾坤一擔都擔起。人人都讓,廟堂師表,吾儒元氣。報國丹誠,匡時手段,薦賢心地。這中間妙理,無人知道,公自有,胸中易。眉宇陰功無際。看階前紫芝丹桂。且休回首,明波春綠,聰山晚翠。盛旦欣逢,壽杯重舉,祝公千歲。要年年霖雨,變為醇酎,共蒼生醉。
水龍吟 為何相壽。魏晉。張野。 中原幾許奇才,乾坤一擔都擔起。人人都讓,廟堂師表,吾儒元氣。報國丹誠,匡時手段,薦賢心地。這中間妙理,無人知道,公自有,胸中易。眉宇陰功無際。看階前紫芝丹桂。且休回首,明波春綠,聰山晚翠。盛旦欣逢,壽杯重舉,祝公千歲。要年年霖雨,變為醇酎,共蒼生醉。
(350—418)東晉南陽人,居柴桑,字萊民。學兼華梵,尤善屬文。性孝友。州舉秀才,南中郎府功曹,征拜散騎常侍,俱不就。入廬山,依慧遠。后端坐而逝。 ...
張野。 (350—418)東晉南陽人,居柴桑,字萊民。學兼華梵,尤善屬文。性孝友。州舉秀才,南中郎府功曹,征拜散騎常侍,俱不就。入廬山,依慧遠。后端坐而逝。
壬辰仲春檄調上元留別高淳士民。清代。陶在銘。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干頃白鷗煙。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雜詩 其二。清代。鄒堯廷。 巖疆數十里,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成俗。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民牧。一邑如一家,痛癢關骨肉。如何治子弟,忍事日鞭撲。秋霜豈不威,未若春風燠。頹習詎難移,惜無仁者術。
送黃若木還莆。明代。徐熥。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春旱既甚禱祈未應小園即事。宋代。文彥博。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