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寧有高臺,臺名吳寧建。南唐迄有明,累朝勤葺繕。
我居臺之西,樓閣列燦爛。倒影入池塘,波平揩匹練。
桃柳數(shù)十株,蔭密新栽遍。花落閒撲窗,絮飛徐沾硯。
旅子知晝長,拋卷神初倦。邀客登斯樓,風光來面面。
層磴架岧峣,危檻復盤旋。山翠壓城高,嶺石補云斷。
春色明媚時,一時經(jīng)百變。田野扇和風,耒耜集芳甸。
遺愛在此間,古今人如見。況移孝作忠,盛名猶炳煥。
以此教斯民,斯民饑渴愿。須臾起晚炊,郭外斜陽半。
驅犢歸家家,柴門蒸麥飯。相聚話使君,農(nóng)歡婦無嘆。
登吳寧臺柬梓材臺在東陽縣廨后園。清代。許傳霈。 吳寧有高臺,臺名吳寧建。南唐迄有明,累朝勤葺繕。我居臺之西,樓閣列燦爛。倒影入池塘,波平揩匹練。桃柳數(shù)十株,蔭密新栽遍。花落閒撲窗,絮飛徐沾硯。旅子知晝長,拋卷神初倦。邀客登斯樓,風光來面面。層磴架岧峣,危檻復盤旋。山翠壓城高,嶺石補云斷。春色明媚時,一時經(jīng)百變。田野扇和風,耒耜集芳甸。遺愛在此間,古今人如見。況移孝作忠,盛名猶炳煥。以此教斯民,斯民饑渴愿。須臾起晚炊,郭外斜陽半。驅犢歸家家,柴門蒸麥飯。相聚話使君,農(nóng)歡婦無嘆。
余生而魯鈍,雅不善詩。歲辛巳,由湖返杭,尤絕意不吟詠,復何稿之可存乎。偶理叢殘,有不忍遽棄者,念少壯遭際多艱,賴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沒天性,言情紀事,時見乎詞,則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錄之,起咸豐癸丑,終光緒辛巳,得八卷,計古今體若干首。初有無可齋、倦游軒、七二鈴館、春暉室諸編目,茲分注各年下以存舊名。 ...
許傳霈。 余生而魯鈍,雅不善詩。歲辛巳,由湖返杭,尤絕意不吟詠,復何稿之可存乎。偶理叢殘,有不忍遽棄者,念少壯遭際多艱,賴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沒天性,言情紀事,時見乎詞,則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錄之,起咸豐癸丑,終光緒辛巳,得八卷,計古今體若干首。初有無可齋、倦游軒、七二鈴館、春暉室諸編目,茲分注各年下以存舊名。
答王司理霖佐高州見寄。。歐大任。 高梁鞭弭未能勝,臺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風流知郢下,青云車騎憶平陵。聲聞豈但西皋鶴,搏起還看北海鵬。君自長安難久客,封書回雁且先憑。
旱。清代。孫元衡。 閩人虛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風。千里霞光當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zhàn)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
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wěn),九州轉運苦戎羌。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明代。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wěn),九州轉運苦戎羌。
南轅雜詩一百八章 其十五。清代。姚燮。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飐輪角,沙葉為蔽昏。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巡卒互譏盜,擊柝催閉門。巷火漸稀滅,防肅及犬豚。居常慎動止,一息堪自捫。麟虎各山藪,于我何仇恩?
送張閫幕兼素借陳石齋詩稿 其二。明代。李東陽。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