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一月三日時在辰,處處村旗社鼓賽迎春。
天公故意施狡獪,大屯山上一夜雪花鋪如銀。大屯之山高接天,上有姑射之神仙。
珠宮貝闕縹緲不知幾萬千。飛鳥不敢過,窮鴟挾愁坐。
流云行復止,萬木喑不峙。蒼崖分寸不可梯,長天寥廓海為低。
勢將跨鶴凌空去,下視九州萬國片片劃玻璃。嗟余一身如萍寄,隨風飄蕩任東西。
此時此景杯在手,得不快飲酣如泥。嗚呼,得不快飲酣如泥。
立春日觀大屯山積雪。清代。蘇鏡潭。 己未一月三日時在辰,處處村旗社鼓賽迎春。天公故意施狡獪,大屯山上一夜雪花鋪如銀。大屯之山高接天,上有姑射之神仙。珠宮貝闕縹緲不知幾萬千。飛鳥不敢過,窮鴟挾愁坐。流云行復止,萬木喑不峙。蒼崖分寸不可梯,長天寥廓海為低。勢將跨鶴凌空去,下視九州萬國片片劃玻璃。嗟余一身如萍寄,隨風飄蕩任東西。此時此景杯在手,得不快飲酣如泥。嗚呼,得不快飲酣如泥。
蘇鏡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晉江人。宿儒黃鶴門人,翰林蘇廷玉之后。光緒廿八年(1902)舉人(一說光緒十七年舉人)。曾署晉江令三載,參與創辦泉州國學書院,纂修《南安縣志》。泉州溫陵韜社成員。書齋署名「遲香樓」,為韜社聚會場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臺期間,與林小眉酬唱,日課十詩,凡十日而各得百詠,顏曰《東寧百詠》。蘇林二子才力相埒,百詠內容多詠臺灣歷史風俗。其詩除《東寧百詠》發行單行本外,多刊載于臺灣報紙雜志。 ...
蘇鏡潭。 蘇鏡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晉江人。宿儒黃鶴門人,翰林蘇廷玉之后。光緒廿八年(1902)舉人(一說光緒十七年舉人)。曾署晉江令三載,參與創辦泉州國學書院,纂修《南安縣志》。泉州溫陵韜社成員。書齋署名「遲香樓」,為韜社聚會場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臺期間,與林小眉酬唱,日課十詩,凡十日而各得百詠,顏曰《東寧百詠》。蘇林二子才力相埒,百詠內容多詠臺灣歷史風俗。其詩除《東寧百詠》發行單行本外,多刊載于臺灣報紙雜志。
垂虹亭。宋代。陳瓘。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隨船曉月孤輪白,入座群山數點春。張翰英靈應笑我,綠袍依舊惹埃塵。
南轅雜詩一百八章 其十五。清代。姚燮。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飐輪角,沙葉為蔽昏。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巡卒互譏盜,擊柝催閉門。巷火漸稀滅,防肅及犬豚。居常慎動止,一息堪自捫。麟虎各山藪,于我何仇恩?
送呂晦叔赴河陽。宋代。程顥。 曉日都門飐旆旌,晚風鐃吹入三城。知公再為蒼生起,不是尋常刺史行。
自遣。明代。許繼。 臥疴人事違,流景自如昔。年年溪南村,霜葉千樹赤。既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耕鑿給妻孥,相看至頭白。
閱見一十首 其三。金朝。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