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金臺,征衣未換,便尋柳下離席。小亭東畔,闌檻依然,猶記道南推宅。
酒人去矣,悵幾度、春風消息。又樹樹爭試春紅,絲絲閒弄寒碧。
鞞鼓蘆笳疇昔。被鄰雞中宵,催起行色。三年竹徑,千里霜橋,總是驚心南北。
而今問訊,誰伴我、冷花斜日。算只有燕子空梁,離愁說與知得。
花發(fā)沁園春 重過函山書屋。清代。沈岸登。 下馬金臺,征衣未換,便尋柳下離席。小亭東畔,闌檻依然,猶記道南推宅。酒人去矣,悵幾度、春風消息。又樹樹爭試春紅,絲絲閒弄寒碧。鞞鼓蘆笳疇昔。被鄰雞中宵,催起行色。三年竹徑,千里霜橋,總是驚心南北。而今問訊,誰伴我、冷花斜日。算只有燕子空梁,離愁說與知得。
(?—1702)浙江平湖人,一作嘉興人,字覃九,號南渟,又號惰耕村叟。工詞,與龔翔麟、朱彝尊等稱“浙西六家”。兼善詩、書、畫。有《黑蝶齋詩詞鈔》、《古今體詞韻》、《春秋紀異》。 ...
沈岸登。 (?—1702)浙江平湖人,一作嘉興人,字覃九,號南渟,又號惰耕村叟。工詞,與龔翔麟、朱彝尊等稱“浙西六家”。兼善詩、書、畫。有《黑蝶齋詩詞鈔》、《古今體詞韻》、《春秋紀異》。
袁總督電奏有大禍將臨語聞而感賦。清代。李希圣。 事過方知大禍臨,君臣相對但沾襟。死棋著著猶堪覆,長夜漫漫直到今。三戶亡秦那可得,諸公誤國是何心。當時痛哭書還在,吞炭年來口已瘖。
和家字韻呈同社諸公。宋代。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廣平似鐵詩猶好,河內聞箴喜更夸。惟有謫仙堪痛飲,世間佳處樂無涯。
晚泊廖村。明代。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九曲櫂歌十首。宋代。白玉蟾。 寂寂秋煙鎖碧灣,往年此地有禪關。不神移入龍宮去,一夜風雷吼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