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回罨畫,漠漠寒煙鎖。垂柳隔虹橋,新月起、亂鶯啼破。
草香沙暖,此路是天臺,環繞峰千個。屢下雕鞍坐。
撫景尋思,幾時夢里來過。
朱扉半啟,小立雙鬟舞。仙飯雜松云,低問取、阮郎曾餓。
玉笙吹罷,萬樹碧桃開,人照紅窗火。醉醒愁無那。
春夜厭厭,參旗樓角斜簸。
山溪滿路花?故鄣山中訪妓。清代。沈謙。 溪回罨畫,漠漠寒煙鎖。垂柳隔虹橋,新月起、亂鶯啼破。草香沙暖,此路是天臺,環繞峰千個。屢下雕鞍坐。撫景尋思,幾時夢里來過。朱扉半啟,小立雙鬟舞。仙飯雜松云,低問取、阮郎曾餓。玉笙吹罷,萬樹碧桃開,人照紅窗火。醉醒愁無那。春夜厭厭,參旗樓角斜簸。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號東江子。明諸生。少穎慧,六歲能辨四聲。長益篤學,尤好為詩古文。崇禎末,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醫為業。有《東江集鈔》、《雜說》等。 ...
沈謙。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號東江子。明諸生。少穎慧,六歲能辨四聲。長益篤學,尤好為詩古文。崇禎末,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醫為業。有《東江集鈔》、《雜說》等。
送朱仲文運干還蜀 其二。宋代。王十朋。 君歸應過無喧室,我夢遙馳無隱齋。帶得江山在詩卷,種成楊柳系離懷。定先春到夔門里,莫遣音疏霅水涯。故舊相逢倘相問,為言老欲乞殘骸。
和史濟川見贈。宋代。馮時行。 歲晚扁丹雪霰邊,蕭疏與君俱可憐。向來共厄黃楊閏,別后相逢白發年。覓句剩煩梅作興,攻愁直縱酒稱賢。故人一笑誠希闊,得失休論布幔天。
有人示山水畫卷以為元暉作求詩。宋代。戴表元。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一塢亂云濃似漆,春風吹夢過西湖。
古詩十四首 其二。元代。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篇章何在多,自足傳于世。所嗟黃初后,作者莫與企。
過福禪師蘭若。唐代。王維。 巖壑轉微徑,云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