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湖畔,黑龍山上,記當初、柳吟花醉。善寫傷心,強做出、湘潭憔悴。
到中年、以愁為諱。
江魚不上,江鴻不度,便相思、芳馨難寄。唱徹新歌,杯在手、都成愁淚。
趁西風、灑君衣袂。
解佩令 寄丁象嚴。清代。沈謙。 白龍湖畔,黑龍山上,記當初、柳吟花醉。善寫傷心,強做出、湘潭憔悴。到中年、以愁為諱。江魚不上,江鴻不度,便相思、芳馨難寄。唱徹新歌,杯在手、都成愁淚。趁西風、灑君衣袂。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號東江子。明諸生。少穎慧,六歲能辨四聲。長益篤學,尤好為詩古文。崇禎末,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醫為業。有《東江集鈔》、《雜說》等。 ...
沈謙。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號東江子。明諸生。少穎慧,六歲能辨四聲。長益篤學,尤好為詩古文。崇禎末,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醫為業。有《東江集鈔》、《雜說》等。
垤鸛。明代。守仁。 垤鸛何翩翩,頗與鶴同類。秦人羅致之,憐愛無不至。固無警露姿,實有乘軒貴。羽毛已鮮澤,習性亦驕恣。秦人既鶴呼,鸛亦鶴自謂。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謁帝。長鳴玉陛前,帝怪鸛音異。敕令擊殺之,下充膳夫饋。浮丘報秦人,秦人方自愧。為誡畜禽家,畜禽辯真偽。
次劉正之芙蓉韻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題張叔平紅崖碑后。清代。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縮本、贗木相離支,懷古徒興三代悲。何君不畏艱與危,何君不憚熊與羆。崖懸萬仞身懸絲,陰氣肅肅砭人肌。捫蘿擗虺右手胝,摹拓豈任庸奴為。風神號怒山神私,忽躍忽叫交奔馳。奪其所寶心怨咨,旁人亦道君是癡。謂以性命博文辭,君方驚定神怡怡。大呼武侯報以詩,詩所難寫記補之。柳公、謝公筆淋漓,仿佛如見磨礱斷壁揮毫時。此圖二丈如披帷,張之老屋氣漫彌。毒龍猛獸相撐持,金仙蠻鬼雜怒嬉。日輪月殿云垂圍,大圈小圈光陸離。云黃海黑風凄其,長畫短畫盤蛟螭。陰陽萬象供爐錘,觀者揖君相叫噫。或疑或喜或眥睢,口量手揣心是非。謂是好古鄒君叔績不及知,可憐甘受世人欺。吁嗟乎,可憐甘愛世人欺,豈獨石鼓銘文岣嶁碑。
次潘少承壽七十一韻。明代。黃佐。 玄覽臺前聞雅音,滋蘭豪唱麟蒲深。玩梅誰謂越山雪,采菊自多疏傳金。三徑煙霞娛白首,九天日月懸丹心。何當一曲解民慍,浩浩南薰吹北林。
贈越僧。明代。張元凱。 飛錫常攜海上霞,萬松深處掛袈裟。孤云寄跡元無住,流水將心未有涯。文字不曾離貝葉,因緣還出在蓮花。來時一葦輕千里,何似吾家博望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