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淡抹香膚膩。萬樹緋桃偏映水。可憐含蕊便遭風,一向冤他貪結子。
重簾護燭花如醉。卻憶小橋通野寺。摧殘不到五更頭,化作枕邊紅粉淚。
玉樓春 游明因寺折桃花一枝貯之膽瓶是夜風雨大作。清代。沈謙。 胭脂淡抹香膚膩。萬樹緋桃偏映水。可憐含蕊便遭風,一向冤他貪結子。重簾護燭花如醉。卻憶小橋通野寺。摧殘不到五更頭,化作枕邊紅粉淚。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號東江子。明諸生。少穎慧,六歲能辨四聲。長益篤學,尤好為詩古文。崇禎末,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醫為業。有《東江集鈔》、《雜說》等。 ...
沈謙。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號東江子。明諸生。少穎慧,六歲能辨四聲。長益篤學,尤好為詩古文。崇禎末,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醫為業。有《東江集鈔》、《雜說》等。
過吳幼時別業。明代。王醇。 嵐里人家滿,遠棲人外閑。與君坐芳草,隨意望南山。花氣微風際,魚苗新水間。蒼苔見虎跡,未及夕陽還。
春盡夜坐三首。宋代。楊萬里。 病夫說病訴旁人,他自開眉我自顰。後有病夫看病句,不須告欣亦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