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旬長遣十函書,勤向高堂問起居。每就個中銜數字,暗傳心事與心奴。
問答詞阿姚 其三。明代。王彥泓。 一旬長遣十函書,勤向高堂問起居。每就個中銜數字,暗傳心事與心奴。
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為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于官。博學好古,喜作艷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王彥泓。 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為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于官。博學好古,喜作艷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春日。唐代。方干。 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雖將細雨催蘆筍,卻用東風染柳絲。重霧已應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此時野客因花醉,醉臥花間應不知。
嘉祥分司元宵。明代。薛瑄。 行臺北面是蒼山,古柏風生分外寒。又值元宵春一度,謾燒紅燭伴清歡。
點絳唇。清代。顧信芳。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新雁橫空,天寫秋云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
疊韻酬洗奕倩。明代。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梅花引。明代。劉基。 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杜鵑聲,不堪聽,別淚暗傾,良宵空月明。冰蠶絲斷瑯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長亭,幾千程。歸計未成,愁隨江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