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斂容,柳刷翠。扇薄欲裁紈,佩香思剪蕙。桐英寂寂沉寒波,粉綠猗猗日影多。
六街煙花凈如掃,千年古血生青草。
十二月樂章 其三 三月。明代。李德。 花斂容,柳刷翠。扇薄欲裁紈,佩香思剪蕙。桐英寂寂沉寒波,粉綠猗猗日影多。六街煙花凈如掃,千年古血生青草。
明初廣東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薦至京師,授洛陽長史,遷濟南、西安二府幕,改廣西義寧教諭,在職振興文教。好為詩,晚年究洛閩之學。后人輯其詩,與黃哲、王佐、趙介為《廣州四先生集》。 ...
李德。 明初廣東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薦至京師,授洛陽長史,遷濟南、西安二府幕,改廣西義寧教諭,在職振興文教。好為詩,晚年究洛閩之學。后人輯其詩,與黃哲、王佐、趙介為《廣州四先生集》。
依韻和江鄰幾癸巳六月十日同刁吳韓楊飲范景。宋代。梅堯臣。 江翁多感慨,飲散來直廬。題蹤有舊友,連蹇常與渠。昨歸天祿下,念昔悲有余。未久復外補,安能戀清虛。得請向苕霅,幽懷寄禽魚。高城浸湖光,面面當紅蕖。晚乘畫舫游,四坐羅輕裾。數杯已酩酊,萬事應破除。不愛趨時近,不恤與世疏。百歲且過半,冉冉將焉如。誰慕八十叟,猶在磻溪漁。嗟哉再宿夕,乃自仲秋初。清談固隔絕,可見壁上書。
次韻試可同游法王岳寺。宋代。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無題五首 其一。。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送程三水天翼內擢。清代。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社日兩篇 其一。唐代。杜甫。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