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學士老歸田,圣主垂情賜寶篇。辟谷張良方遂志,散金疏廣共稱賢。
晴江畫舫波濤穩,秋浦黃花雨露偏。應夢榻前催草詔,夜深宮使送金蓮。
送詹承旨致仕還鄉。明代。釋宗泐。 玉堂學士老歸田,圣主垂情賜寶篇。辟谷張良方遂志,散金疏廣共稱賢。晴江畫舫波濤穩,秋浦黃花雨露偏。應夢榻前催草詔,夜深宮使送金蓮。
(1317—1391)明僧。浙江臨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為全室。洪武中詔致有學行高僧,首應詔至,奏對稱旨。詔箋釋《心經》、《金剛經》、《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時,曾遭株連,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圓寂。有《全室集》。 ...
釋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臨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為全室。洪武中詔致有學行高僧,首應詔至,奏對稱旨。詔箋釋《心經》、《金剛經》、《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時,曾遭株連,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圓寂。有《全室集》。
阿干歌。清代。洪亮吉。 莫聽阿干歌,阿干心獨苦。棘城西去白蘭山,茫茫隔今古。阿干為弟言,馬傷君莫怒。弟言報阿干,連枝本同父。阿干歌,悲無窮,阿干有子還思忠。登高山而望遠海,慨異國之朝宗。阿干歌,歌自悼,阿干有孫還識孝。報讎不得留讎衣,縛草作讎兮射讎貌。阿干歌,歌以風,此歌安得流寰中。君不見宋湘東與梁湘東。
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為韻作八小詩贈伯永 其二。宋代。周孚。 收駒汧渭間,誰識此老驥。伏櫪我何傷,著鞭渠可畏。
寓郭外別業。明代。陶益。 江郭側徑云一隈,石壁歷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宋代。毛滂。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包藏霜雪姿,隱忍苔蘚痕。其傍茁小草,同出東帝恩,恩深草先高,抱籜殊未掀。歲寒兩何如,一笑凝詩魂。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明代。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次韻程給事書院浣紗石二首 其一。宋代。趙抃。 傾國鉛黃不假施,吳兵勍敵頓凌夷。苧羅石在千馀載,好事公今尚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