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惠山寺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舊刻漫漶看新碑。林寫傳梵語,巖翠點禪衣,石龍噴凈水。
禁行甫郊居
白露離離香稻,清風小小團茅,蔡仙家只隔宋姑橋。籬邊一水繞,門外兩山高,庭前雙檜老。
集慶方丈
月桂峰前方丈,云松徑里禪房,玉甌水乳洗詩腸。蓮花香世界,貝葉古文章,秋堂聽夜講。
【中呂】紅繡鞋 題惠山寺舌。元代。張可久。 題惠山寺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舊刻漫漶看新碑。林寫傳梵語,巖翠點禪衣,石龍噴凈水。禁行甫郊居白露離離香稻,清風小小團茅,蔡仙家只隔宋姑橋。籬邊一水繞,門外兩山高,庭前雙檜老。集慶方丈月桂峰前方丈,云松徑里禪房,玉甌水乳洗詩腸。蓮花香世界,貝葉古文章,秋堂聽夜講。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籍桂堂。。何偁。 清溪一百曲,洗我心無塵。日影上汀渚,桂香襲衣巾。露零芳更潤,山沃葉長春。種德長如昔,他年更幾人。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
菩薩蠻 其三 詠榴有贈。清代。陳去病。 驕陽時節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花園即事呈常。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送大宗伯兩洲王公考績二首 其二。明代。楊繼盛。 風送老鶯啼禁樹,春隨紅旆過江干。文昌夜度三臺近,玉劍晴浮五月寒。一代云龍虛鼎席,百年禮樂屬春官。相逢若問留臺客,為道歸思鬢已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