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東百家邑,人物萃精英。近者翔三鳳,于今數二程。
讀書時有法,講貫旦能評。自謂才名重,毋令出處輕。
德尊群老列,坐有五經橫。往復皆耆舊,藏修盡老成。
省臺交剡薦,郡國倚文衡。理性程明道,文章馬長卿。
鯫生慚后進,熏炙藉先聲。心地茅長塞,牛山木自榮。
趨陪鄉飲席,侍立夜窗檠。晤語傳深秘,淵源罄發明。
坐看年甲改,佇覽歲華傾。政喜書三考,俄聞夢兩楹。
昔年堅苦操,今日典刑名。教授生前爵,郎官死后旌。
禮存群弟習,樂有一夔鳴。存沒俱無憾,修魂慰九京。
哀故程敬叔。元代。張仲深。 甬東百家邑,人物萃精英。近者翔三鳳,于今數二程。讀書時有法,講貫旦能評。自謂才名重,毋令出處輕。德尊群老列,坐有五經橫。往復皆耆舊,藏修盡老成。省臺交剡薦,郡國倚文衡。理性程明道,文章馬長卿。鯫生慚后進,熏炙藉先聲。心地茅長塞,牛山木自榮。趨陪鄉飲席,侍立夜窗檠。晤語傳深秘,淵源罄發明。坐看年甲改,佇覽歲華傾。政喜書三考,俄聞夢兩楹。昔年堅苦操,今日典刑名。教授生前爵,郎官死后旌。禮存群弟習,樂有一夔鳴。存沒俱無憾,修魂慰九京。
字子淵,慶元路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跡不詳。著有子淵詩集六卷,《四庫總目》多與遒賢、楊維楨、張雨、危素、袁華、周煥文、韓性、烏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古詩沖澹,頗具陶韋風格。 ...
張仲深。 字子淵,慶元路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跡不詳。著有子淵詩集六卷,《四庫總目》多與遒賢、楊維楨、張雨、危素、袁華、周煥文、韓性、烏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古詩沖澹,頗具陶韋風格。
次韻馬參議留別。宋代。葉夢得。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顏。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頡利,灰釘何待執戎蠻。清談一笑時能共,妙語千篇未可刪。緩帶且從黃閣老,峨冠行奉紫宸班。分攜坐嘆虛懸榻,老病懷歸祇故山。他日小舟能過我,萬峰深處有柴關。
與仲安別后奉寄。宋代。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我獨滯一方,后會良未諧。冬初風浪息,蛟龍深蟄雷。其如中原盜,所至尚揚埃。子行莫夷猶,恐致狼虎猜。胡人更遠適,畏死投煙霾。皇天久助順,似不及吾儕。獨以智力免,寧有此理哉。因書寄苦語,亦以謝不才。新春好天色,指望妖氛開。即當候歸艎,取酒尋尊罍。欣然得一笑,便足禳千災。豫章百里遠,可以慰客懷。須君起我病,同上徐孺臺。
白菊 其四。。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重寄元美 其二。明代。李攀龍。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
九曲櫂歌十首。宋代。白玉蟾。 寂寂秋煙鎖碧灣,往年此地有禪關。不神移入龍宮去,一夜風雷吼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