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朋不易得,此去復誰群?別酒無勞勸,濃愁已自醺。
間關花外鳥,冷淡日邊云。莫唱《陽關》徹,離聲忍更聞。
別友人。元代。許衡。 良朋不易得,此去復誰群?別酒無勞勸,濃愁已自醺。間關花外鳥,冷淡日邊云。莫唱《陽關》徹,離聲忍更聞。
(1209—1281)懷孟河內人,字仲平,號魯齋。性嗜學。從姚樞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蘇門,與樞及竇默相講習,以行道為己任。憲宗四年,忽必烈召為京兆提學,及即位,授國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議事中書省,乃上疏言事。謂“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漢法乃能長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勛舊改從亡國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陳,然其言多秘,世罕得聞。又定朝儀、官制。拜中書左丞,劾阿合馬專權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選蒙古子弟教之。又領太史院事,與郭守敬修《授時歷》成。以疾歸。卒謚文正。有《讀易私言》、《魯齋遺書》。 ...
許衡。 (1209—1281)懷孟河內人,字仲平,號魯齋。性嗜學。從姚樞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蘇門,與樞及竇默相講習,以行道為己任。憲宗四年,忽必烈召為京兆提學,及即位,授國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議事中書省,乃上疏言事。謂“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漢法乃能長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勛舊改從亡國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陳,然其言多秘,世罕得聞。又定朝儀、官制。拜中書左丞,劾阿合馬專權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選蒙古子弟教之。又領太史院事,與郭守敬修《授時歷》成。以疾歸。卒謚文正。有《讀易私言》、《魯齋遺書》。
中秋待月。唐代。陸龜蒙。 轉缺霜輪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澹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未似初圓欲午時。
感遇·之卅一。唐代。陳子昂。 朅來豪游子。勢利禍之門。如何蘭膏嘆。感激自生冤。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云淵既已失。羅網與誰論?;接懈吖潯O嫠星逶?。唯應白鷗鳥??蔀橄葱难?。
癸酉次韻新春試筆十首酬友人 其十。明代。趙完璧。 揮灑憑誰共好春,青云何幸挹詩人。十分佳句凝清聽,大歷風流亦迫真。
頌古六首。宋代。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送家鞏寧。清代。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