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西女陳氏,顏色絕勝玉。阿耶燈窗下,古傳常暗讀。
義須嫁官人,麻枲心所足。兵麾忽東指,烽火蔓平陸。
魚鱉遭顛連,雞狗同迫逐。猰貐哆其口,反噬機上肉。
母子泣相誓,寧死不汝辱。春輝黯門楣,寒日照鬼錄。
皇天實鑒臨,家廟為慘肅。髽婦亦在難,自判受命獨。
臂血濺賊衽,賊嘆為斂縮。差差白刃間,偉節驚耳目。
荒野云雪暮,緬想會深竹。水流風悲鳴,星迸萬羽鏃。
回首陷沒地,何限委溝瀆。大參行當來,恤典具簡櫝。
前湖百世祀,明妝儼車服。從以雙素鸞,配享疇敢黷。
孤蓬任漂轉,馀齒寄草木。倡茲三貞篇,庶用矯浮俗。
三貞篇寄納麟哈刺參政幕下僚友。元代。王逢。 梧西女陳氏,顏色絕勝玉。阿耶燈窗下,古傳常暗讀。義須嫁官人,麻枲心所足。兵麾忽東指,烽火蔓平陸。魚鱉遭顛連,雞狗同迫逐。猰貐哆其口,反噬機上肉。母子泣相誓,寧死不汝辱。春輝黯門楣,寒日照鬼錄。皇天實鑒臨,家廟為慘肅。髽婦亦在難,自判受命獨。臂血濺賊衽,賊嘆為斂縮。差差白刃間,偉節驚耳目。荒野云雪暮,緬想會深竹。水流風悲鳴,星迸萬羽鏃。回首陷沒地,何限委溝瀆。大參行當來,恤典具簡櫝。前湖百世祀,明妝儼車服。從以雙素鸞,配享疇敢黷。孤蓬任漂轉,馀齒寄草木。倡茲三貞篇,庶用矯浮俗。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王逢。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過武勝關。清代。柯崇樸。 作客由燕趙,今朝入楚來。巖城臨翠壁,荒磴沒蒼苔。山鳥一聲寂,飛泉百道開。瀟湘云正遠,征騎幾時回。
舊有歙硯雅宜墨鑱賤號于陰以亂亡去十余年。元代。艾性夫。 冰蠶吐絲寒玉蒼,老龍磨角玄云香,半生食汝充饑腸。正爾悒悒傷弓亡,一日到眼驚余皇,欲呼未見誰鬣長。庸奴自愧取不臧,艴然持之走蓋藏。嗚呼得失安可常,我不善保遺渠殃,茍能藏之殃而祥。但隨牛后失所當,枯竹尚作神龍驤。安得石精變化飛墮桑君旁,塞翁失馬心清涼。
賦西漢。唐代。魏徵。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夜宴經柏谷,朝游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送程給事知越州 其一。宋代。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