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藩多賢勞,不敏忝賓客。雖無官守縻,亦復(fù)與言責(zé)。
二鄉(xiāng)虔劉禍,慘甚長平厄。先王制禮經(jīng),孟春當(dāng)掩骼。
仆夫有難色,款段才任策。骎骎度岡坂,眇眇循藪澤。
稍稍煙微青,歷歷野四白。游魂行草上,遺老候道側(cè)。
我豈物役徒,茲來出心臆。皇天久下憫,赤子非寇敵。
鴟鳥何不仁,銜啄血更瀝。因歌《戰(zhàn)城南》,風(fēng)悲淚狼籍。
往揚(yáng)名。元代。王逢。 分藩多賢勞,不敏忝賓客。雖無官守縻,亦復(fù)與言責(zé)。二鄉(xiāng)虔劉禍,慘甚長平厄。先王制禮經(jīng),孟春當(dāng)掩骼。仆夫有難色,款段才任策。骎骎度岡坂,眇眇循藪澤。稍稍煙微青,歷歷野四白。游魂行草上,遺老候道側(cè)。我豈物役徒,茲來出心臆。皇天久下憫,赤子非寇敵。鴟鳥何不仁,銜啄血更瀝。因歌《戰(zhàn)城南》,風(fēng)悲淚狼籍。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xué)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王逢。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xué)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大雪。近現(xiàn)代。黃福基。 老樹酣風(fēng)零葉下,土盆凍裂梅偃亞。密云釀雪散寒空,瓦屋荒畦白無罅。欲暝不暝鴉亂翻,飄鐙小閣初入夜。山泉湯鼎爐火紅,打窗碎聽琉璃瀉。槎枒短句氣亦寒,吟破蒼莽聲初乾。扶闌橫眼仰天笑,欲邀大月湔脾肝。
御園初夏 其四。。弘歷。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鉤伐遠(yuǎn)揚(yáng)。常在豳風(fēng)圖畫里,那能辛苦忘農(nóng)桑。
瓶花 其二。清代。朱景英。 攲斜態(tài)亦自然佳,暈?zāi)槼鮿蜱R檻排。看未回身春已熟,斑騅誰踏洛陽街。
寒食出郊三首。宋代。李揆。 春事遽如許,勞人渾不知。柳垂山闕處,花發(fā)雨來時。薄宦祗憔悴,故園成別離。多情睇啼鳥,獨(dú)與寸心違。
盧通議挽詞三首 其一。宋代。范純?nèi)省?耆舊今多少,唯公景德人。家鄰吳市卒,名重漢廷臣。路在猶耕月,門閒似送春。空堂馀畫像,彷佛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