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通城蜆蛤肥,萬株紅荔艷晴暉。守臣只恐山飛去,高筑闉阇鎖翠微。
到閩二首 其二。元代。薩都剌。 潮水通城蜆蛤肥,萬株紅荔艷晴暉。守臣只恐山飛去,高筑闉阇鎖翠微。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
薩都剌。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翟好問。明代。楊基。 愛爾山城隱,柴門對縣衙。酒資千畝苧,生計一園瓜。雨步荷巾濕,風吟席帽斜。時時扶短杖,看竹到東家。
寄塵異但侍元。明代。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旅坐。宋代。羅公升。 負卻征塵債,飄零迄未休。孤蓬江貯夢,深巷雨添愁。山色分濃淡,禽聲互去留。班超亦良苦,萬里覓封侯。
鷓鴣天 其十二。宋代。周紫芝。 彩鹢雙飛雪浪翻。楚歌聲轉綠楊灣。一川紅旆初銜日,兩岸朱樓不下簾。闌倚處,玉垂纖。白團扇底藕絲衫。未成密約回秋水,看得羞時隔畫檐。
閒居幽步。宋代。曾豐。 歸歟無可答休休,小放吾心與自流。山不去門如自售,云無留意似他求。有如許柏得能古,都幾何松若個幽。更有疏梅修竹在,其他莫與子孫謀。
泰和普閣寺壁顏輝畫。明代。解縉。 涂生少與鬼神遇,家在我鄉社山住。踏破山河畫得名,顏輝服役從之屢。清貧四壁自揮手,旋題粉堊分新舊。匣移好事為汝留,百年風雨人間壽。泗水一盂捲滄海,娉婷妖孽顏如灰。水平咄嗟具湯沐,運持萬斛青蓮開。胡奴金童發拳曲,鼗鼓聲喧叫萬回。玉環堆壞不能扶,天臺惠林游國都。杖頭三國幾英杰,識者當時知有無。忽從殿角出彪虎,倉皇悔不彎弓弩。走過盤拿值一龍,前額披鱗咸爭武。兩禪癡坐殊不驚,松陰露滴秋冥冥。寒山拾得笑何事,老佛垂發東南行。定光亦向長汀去,千年狝猴作人語。徵也光華照末來,胡雛那得相賓主。光中兵甲血相濺,石勒諸兒眼如鼠。括囊笑殺萬緣空,醯雞起滅何匆匆。男兒一身佩宇宙,萬億劫后應相逢。神交語了未可終,金雞飛出扶桑紅。靜巷道人正結夏,赤腳擬踏崚嶒峰。邀我題詩觀明月,如此風流何遠公。古來夢幻當相續,天地茫茫有形梏。生事不逢隨眼前,世間何事非蕉鹿。跨牛庵前芳草綠,直上青天放黃犢。機鋒禁署騰玉霄,風流太史黃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