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使河東,飲餞天始秋。
今年使河北,復作蕭寺游。
愧我燕居息,送公頻按州。
雍容鹓鷺列,環(huán)佩鳴瑯球。
豈知勤徒御,與國揚王休。
壁如果適口,安問梨與榴。
此行功名會,肯使歲月流。
載酒都門餞,行當迓歸輈。
四月三十日慈孝寺山亭席上次韻經(jīng)父舍人送子。宋代。范祖禹。 去年使河東,飲餞天始秋。今年使河北,復作蕭寺游。愧我燕居息,送公頻按州。雍容鹓鷺列,環(huán)佩鳴瑯球。豈知勤徒御,與國揚王休。壁如果適口,安問梨與榴。此行功名會,肯使歲月流。載酒都門餞,行當迓歸輈。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純,甫或作父),一字夢得,漢族,成都華陽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終年五十八歲。著名史學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鑒》十二卷,《帝學》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鑒》深明唐三百年治亂,學者尊之,目為唐鑒公。《宋史本傳》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
范祖禹。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純,甫或作父),一字夢得,漢族,成都華陽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終年五十八歲。著名史學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鑒》十二卷,《帝學》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鑒》深明唐三百年治亂,學者尊之,目為唐鑒公。《宋史本傳》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折楊柳行一首。明代。黃省曾。 青楊帶芳堤,歲歲成枯凋。黃枝被嚴霜,忽復攀春條。草木有再榮,素發(fā)無還毛。相送入玄夜,白骨捐山郊。平生華堂燭,不復然明膏。委形非吾有,百年乃徒勞。安得駕游鸞,碧漢追王喬。軫念良巳久,口燥朱唇焦。發(fā)邁求神仙,裝辦何蕭蕭。芙蓉蔽行渚,秋雁鳴巳飄。時哉不停軌,黃鶴詎可招。
聞笛。明代。吳宣。 絲絲楊柳絆行舠,盡數(shù)魚龍弄晚濤。南畔一聲何物笛,紫薇垣外客星高。
懷關(guān)中故人。元代。彭炳。 長安三月酒如酥,花落平堤水滿初。楊柳簇門齊下馬,九龍池上看叉魚。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登天安門城樓。近現(xiàn)代。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寄別陳志鴻罷官歸高涼 其一。明代。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