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論篇篇近正聲,秦中吟抵杜君卿。昌黎實錄真顛倒,獨為元臣賦永貞。
論詩絕句四十首 其十五 香山。清代。李希圣。 諷論篇篇近正聲,秦中吟抵杜君卿。昌黎實錄真顛倒,獨為元臣賦永貞。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員,詩人。字亦元,號臥公,湖南湘鄉(長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緒三十一年,年四十二歲。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官刑部主事,薦舉經濟特科。初治訓詁,通古今治法,嘗纂《光緒會計錄》以總綜財賦,又草《律例損益議》,張百熙等極重之。百熙奉詔管學,引以為助。希圣通籍后始學為詩,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隱)自許,著有《雁影齋詩存》,傳于世。 ...
李希圣。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員,詩人。字亦元,號臥公,湖南湘鄉(長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緒三十一年,年四十二歲。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官刑部主事,薦舉經濟特科。初治訓詁,通古今治法,嘗纂《光緒會計錄》以總綜財賦,又草《律例損益議》,張百熙等極重之。百熙奉詔管學,引以為助。希圣通籍后始學為詩,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隱)自許,著有《雁影齋詩存》,傳于世。
古詩十四首 其七。元代。張昱。 禰衡輕狡人,況以才自負。將赴漁陽撾,侮人還自侮。曹公豈容物,嫁惡與黃祖。值茲劻勷際,焉用鸚鵡賦?所以賢達士,貴在識時務。
水龍吟。兩漢。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云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繡袂風翻鳳舉,轉星眸、柳腰柔弱。頭籌得勝,歡聲近地,光容約。滿座佳賓,喜聽仙樂,交傳觥爵。龍吟欲罷,彩云搖曳,相將歸去寥廓。
送客歸閩。明代。張弼。 白雁風高秋氣涼,畫船渺渺旆央央。張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籬邊菊正香?;撞粍俣骱剖?,推冠一任鬢滄浪。何時騎馬來尋訪,欖葉陰中吸荔漿。
滿庭芳。兩漢。佚名。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切須規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遍歷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夸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燒丹并煉藥,琴棋書畫,各有司存。應干請祈法術,都是謾勞神。且任隨緣乞化,省多少、勞碌精神。團圞坐,齊同慈愛,異骨總成親。
寄王繼學二十韻。元代。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負鼎資烹飪,操刀貴剸裁。铦鋒行肯綮,異味合鹽梅。廟議常參決,朝班復共陪。艱難須佽助,豁達遠嫌猜。遺佚聞風起,英豪接踵來。經綸非董賈,辭藻亦鄒枚。在野思羅致,盈庭想轂推。既將龍作友,惡假鴆為媒。走也今留此,公乎可念哉。執竿猶海上,扶耒即巖隈。自守幽人意,寧虞俗子咍。舊游辭玉府,故事憶金臺。落魄江湖阻,蒼茫歲月催。丹心徒耿介,素發已毰毸。勿謂交如水,能忘恥及罍。飛黃當駕馭,猶足異駑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