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中酒懶扶頭,今日看花惟袖手,害酒愁花人問羞。病根由,一半兒因花
一半兒酒。 落花
河陽香散喚提壺,金谷魂消啼鷓鴣,隋苑春歸聞杜宇。片紅無,一半兒狂風(fēng)
一半兒雨。 春情
眉傳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口散風(fēng)聲誰喚起。這別離,一半兒因咱
一半兒你。
【仙呂】一半兒 病酒。元代。徐再思。 昨宵中酒懶扶頭,今日看花惟袖手,害酒愁花人問羞。病根由,一半兒因花一半兒酒。 落花 河陽香散喚提壺,金谷魂消啼鷓鴣,隋苑春歸聞杜宇。片紅無,一半兒狂風(fēng)一半兒雨。 春情 眉傳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口散風(fēng)聲誰喚起。這別離,一半兒因咱一半兒你。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云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dāng)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后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
徐再思。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云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dāng)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后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廬山道中。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遠(yuǎn)公不作淵明醉,結(jié)社徒然懷白蓮。
次韻堯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五。宋代。呂本中。 侯喜學(xué)詩新有聲,坐中忽遇老彌明。故知麥飯與藜藿,不識虞卿醒酒鯖。
次韻伯承見簡探梅之什且約人日同游城東。宋代。張栻。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yuǎn)。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東郭枝頭玉雪明,下有清淺溪流橫。新春好趁花前約,莫待飄零空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