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老矣,向離筵小醉,多情黃九。紅袖青衫同落拓,到處阻風中酒。
一樣東山,蒼生絲竹,令我真低首。幾多愁緒,岸頭餞出煙柳。
與君攬勝登樓,看野田高下,風云奔走。天亦憐人離別意,乍雨乍晴時候。
如此風光,何當重見,能不相思否。師師豐韻,腰圍應為卿瘦。
壺中天 其二 漱嵐招飲東山餞別。近現代。許寶蘅。 春光老矣,向離筵小醉,多情黃九。紅袖青衫同落拓,到處阻風中酒。一樣東山,蒼生絲竹,令我真低首。幾多愁緒,岸頭餞出煙柳。與君攬勝登樓,看野田高下,風云奔走。天亦憐人離別意,乍雨乍晴時候。如此風光,何當重見,能不相思否。師師豐韻,腰圍應為卿瘦。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
許寶蘅。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寄題錢塘毛氏西湖園。。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朱樓照影鐘聲曉,書船落手芙蓉秋。鯉魚赤鱗應不少,待與水仙相伴游。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兩章送之 其一。宋代。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游羅浮四首 其四。明代。劉存業。 抱被相隨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晦明不定山頭日,呼舞無端谷口風。前輩書題空石蘚,野人心思只云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云最上峰。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群史六經那輟誦,萬言九制不操觚。場中策對三千字,天上名傳第幾臚。匹馬春風行隴華,雙旌夜月過延鄜。煌煌肘后懸金印,濟濟腰間綰玉符。中部琴堂思撫字,上饒鈴閣聽傳呼。溪山冰玉平安好,錦繡文章世代無。童子何知親較藝,老儒猶幸借噓枯。九年已喜陪高義,一見真如謁大巫。南極星辰光照室,重陽時節慶垂弧。芳馨杳藹羅椿桂,翠碧交加映竹梧。珠玉未須辭瓦礫,蘋蘩非敢薦潢污。壽觴欲折黃花泛,不與陶潛共酒徒。
云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題廬陵王子嘉古城讀書處。。蒲庵禪師。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先生山澤列仙臞,篋無黃金家有書。燈火辛勤三十載,添得秋霜生鬢須。清晨起待檐光白,暮讀陳編眼如月。堅心自下董生帷,兀坐忘穿管寧榻。平生學邁師古人,不負堂堂八尺身。多病豈堪金帶系,歸來獨釣碧溪春。富貴浮云我何有,不如相遇一杯酒。古城山色年年青,春風多種門前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