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年年愁里度。知否春來,便是愁來處。驄馬不歸庭院暮。
小屏風外江南路。
斜抱銀箏金粟柱。掩抑哀弦,羞澀弦中語。誰勸流鶯聲且住。
拋錢重卜歸期誤。
湘春夜月 其二 春怨。近現代。徐樹錚。 春事年年愁里度。知否春來,便是愁來處。驄馬不歸庭院暮。小屏風外江南路。斜抱銀箏金粟柱。掩抑哀弦,羞澀弦中語。誰勸流鶯聲且住。拋錢重卜歸期誤。
1880-1925,字又錚,號鐵珊,安徽省蕭縣醴泉村人。北洋軍閥皖系將領,陸軍上將、遠威將軍。因1919年派兵收復外蒙古而聲名遠揚,著作有《建國銓真》、《視昔軒文稿》、《兜香閣詩集》、《碧夢庵詞》等。 ...
徐樹錚。 1880-1925,字又錚,號鐵珊,安徽省蕭縣醴泉村人。北洋軍閥皖系將領,陸軍上將、遠威將軍。因1919年派兵收復外蒙古而聲名遠揚,著作有《建國銓真》、《視昔軒文稿》、《兜香閣詩集》、《碧夢庵詞》等。
題慈恩寺元遂上人院。唐代。許棠。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開作片,枝鳥立成行。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天臺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開河待閘苦熱。明代。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波搖云夢通具區(qū),地接蓬萊與方丈。何似黃塵千尺高,脫巾群飲總稱豪。銀床玉井無由覓,赤腳層冰何處逃。徒聞東郡泉千派,不濟南湖水一篙。臨流欲渡還晞發(fā),待看西巖吐新月。萬貫誰纏鶴背輕,一蓬自笑鳩巢拙。人間合有清涼方,半捲湘簾坐超忽。君不見陶潛釀秫,兩疏賜金。罹此毒熱,聽我吳吟。
離蔡州。宋代。鄭獬。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已過落花時節(jié)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茄藤社觀番戲二絕句 其一。清代。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贈廬山僧。唐代。張祜。 一室爐峰下,荒榛手自開。粉牌新薤葉,竹援小蔥臺。樹黑云歸去,山明日上來。便知心是佛,堅坐對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