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萬卉蘤,春去群芳組。極目無名冶艷花,莫認春消息。
春風不斷吹,懶把江南憶。酒酌蓬萊日日春,未見春歸急。
卜算子·偶成。近現代。王亞南。 春來萬卉蘤,春去群芳組。極目無名冶艷花,莫認春消息。春風不斷吹,懶把江南憶。酒酌蓬萊日日春,未見春歸急。
1881-1932,字雅南,號六希子,齋號蓬壺精舍。江蘇江陰人。工詩詞,善屬文,善畫能書。兼工古琴。畫頗類吳昌碩。畫品在白龍山人王一亭伯仲之間。以詩畫名世。早年曾在故都教畫,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大學教授。后民國十四年又載筆東游扶桑。為彼邦藝林所推重。民十六年冬,挾藝游臺,與連雅堂成莫逆交,寄寓北投無名庵,與臺省文士,常有詩畫雅集之約,極一時之盛。足跡遍臺北、新竹、嘉義、臺南等地,書畫亦隨之流布臺灣,二年后告老歸鄉。著有《王雅南先生文壇畫集》《民國書畫家匯傳》《臺灣見聞錄》等。 ...
王亞南。 1881-1932,字雅南,號六希子,齋號蓬壺精舍。江蘇江陰人。工詩詞,善屬文,善畫能書。兼工古琴。畫頗類吳昌碩。畫品在白龍山人王一亭伯仲之間。以詩畫名世。早年曾在故都教畫,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大學教授。后民國十四年又載筆東游扶桑。為彼邦藝林所推重。民十六年冬,挾藝游臺,與連雅堂成莫逆交,寄寓北投無名庵,與臺省文士,常有詩畫雅集之約,極一時之盛。足跡遍臺北、新竹、嘉義、臺南等地,書畫亦隨之流布臺灣,二年后告老歸鄉。著有《王雅南先生文壇畫集》《民國書畫家匯傳》《臺灣見聞錄》等。
搗練子 其八 八梅。兩漢。佚名。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寄題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樂樓。宋代。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安心已得安身法,樂土偏令樂事多。千里筠陽猶靜治,還家一笑定無他。
送晦堂禪師還柏山。。陳登。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
十友亭。清代。朱庸齋。 閬苑天風接玉屏,江山文字見英靈。蒼茫三百年間事,片石誰尋十友亭。
正旦。明代。程通。 璇璣懸斡有神功,一氣潛回十日冬。寶歷天頒春正月,車書云集大明宮。三元令節三陽泰,萬壽君王萬福同。臣忝鴛班遙拜賀,佩聲隨步玉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