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弦弄管兩無成,俯仰驚看歲月更。金盡惟馀書可賣,硯荒空有筆能耕。
檐邊雨滴添愁思,陌上花開動客情。兀自引吭歌一曲,任人誤作不平鳴。
四十自訟 其五。近現(xiàn)代。陳以鴻。 調弦弄管兩無成,俯仰驚看歲月更。金盡惟馀書可賣,硯荒空有筆能耕。檐邊雨滴添愁思,陌上花開動客情。兀自引吭歌一曲,任人誤作不平鳴。
江蘇江陰人,字景龍,1923年生。1945年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滬校畢業(yè)。1948年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yè),留校工作,1988年退休,職稱編審。長期從事科技翻譯,通英、法、德、日、俄五國語言。出版英、俄文著作中譯本三十余種。同時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學研究和創(chuàng)作,為《絕妙好聯(lián)賞析辭典》副主編。中華吟誦學會專家。著有《雕蟲十二年》等。吳語地區(qū)吟誦代表人物,“唐調”傳人,亦可使用普通話吟誦,中華吟誦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翻譯家,詩人,吟誦家。鐵線篆圣手陳季鳴之子。 ...
陳以鴻。 江蘇江陰人,字景龍,1923年生。1945年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滬校畢業(yè)。1948年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yè),留校工作,1988年退休,職稱編審。長期從事科技翻譯,通英、法、德、日、俄五國語言。出版英、俄文著作中譯本三十余種。同時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學研究和創(chuàng)作,為《絕妙好聯(lián)賞析辭典》副主編。中華吟誦學會專家。著有《雕蟲十二年》等。吳語地區(qū)吟誦代表人物,“唐調”傳人,亦可使用普通話吟誦,中華吟誦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翻譯家,詩人,吟誦家。鐵線篆圣手陳季鳴之子。
山齋夏夜。清代。黎愷。 孤吟竟何待,坐久衣袂涼。不覺月華墮,但聞風露香。殘螢度高樹,宿鳥棲叢篁。吾生本淡泊,觸景興彌長。
首尾吟 其九十六。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若圣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西溪夜泛 其一。明代。孫傳庭。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游仙漫問武陵溪。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題。
南天門觀音寺遙望。。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兩山辟仙境,一路無纖塵。裊裊旌旆影,隱現(xiàn)出嶙峋。逸興一以暢,轉益憂懷頻。念彼隨從者,跋涉良苦辛。
山游懷古。唐代。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邊檄興師旅,秋深近阻饑。仲由剛協(xié)力,曾點志同時。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