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將舊跡訪云林,古寺斜陽碧蘚深。幸得斯圖今一見,區區堪慰卅年心。
題倪云林畫山水二首 其二。近現代。馮君輝。 欲將舊跡訪云林,古寺斜陽碧蘚深。幸得斯圖今一見,區區堪慰卅年心。
馮君輝(1868-1935),字光烈,一字補吾,清末秀才。江蘇無錫東亭倉下村人,后移居城中七尺場。以古文詩詞見長,亦工書畫。長年教授鄉里,曾為華鴻模家塾師,授華繹之,繼在蕩口果育學堂任教。為當時無錫名師,也培育了諸福棠、秦古柳、諸祖耿等無錫名人。有《亦庵居士詩稿》行世。惜大部分已經散失,僅存詩幾十首。 ...
馮君輝。 馮君輝(1868-1935),字光烈,一字補吾,清末秀才。江蘇無錫東亭倉下村人,后移居城中七尺場。以古文詩詞見長,亦工書畫。長年教授鄉里,曾為華鴻模家塾師,授華繹之,繼在蕩口果育學堂任教。為當時無錫名師,也培育了諸福棠、秦古柳、諸祖耿等無錫名人。有《亦庵居士詩稿》行世。惜大部分已經散失,僅存詩幾十首。
壽彭景從待詔。明代。董其昌。 曾從朝隱識星精,亥字今看樂壽并。絳帳每聽堂后曲,朱顏方釀雉頭羹。時逢堯舜寧虛貴,歸事羲皇好達生。世出世間多勝業,幔亭何必減蓬瀛。
偈頌一百零九首。宋代。釋可湘。 東家點燈,古家暗坐。一樣元宵,生涯各做。暗坐底默默提撕,點燈者明明照破。
陰晦中忽見華山。金朝。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蛾眉 其七十一。近現代。吳妍因。 胭脂金粉并飄零,半面徐妃劫亦經。臺上楊稊才一瞥,飛花又自化浮萍。
紅棉寺次韻。清代。潭溥。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云來。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