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甥館東西間,東對城西鳳啄山。自春徂夏看不足,歸去時時有夢還。
再來此室非吾有,卻對墻頭長很久。轉念茲土于我何,且復得之烏能守。
磊落狼山新綠軒,打門歸住無妨言。龍眠掛車婦氏物,猶許半子為家園。
投身天地真多處,彷徨歧路緣何故。客氣已盡江湖悲,少年望爾還歸去。
爾去西山來待親,猶對新居懷舊鄰。可知能作山川主,不似尋常陌路人。
鐘鼎山林各天性,吾昔青山已如命。難得吾妻亦稱懷,良知此事天所定。
此畫當年著此人,冰心玉質相輝映。爾今即去其如何,為我佳處留行窩。
明年春江鼓一棹,還及爾姊來經過。爾時林下風流句,應比安城道上多。
為叔節題西山精舍圖。清代。范當世。 去年甥館東西間,東對城西鳳啄山。自春徂夏看不足,歸去時時有夢還。再來此室非吾有,卻對墻頭長很久。轉念茲土于我何,且復得之烏能守。磊落狼山新綠軒,打門歸住無妨言。龍眠掛車婦氏物,猶許半子為家園。投身天地真多處,彷徨歧路緣何故。客氣已盡江湖悲,少年望爾還歸去。爾去西山來待親,猶對新居懷舊鄰。可知能作山川主,不似尋常陌路人。鐘鼎山林各天性,吾昔青山已如命。難得吾妻亦稱懷,良知此事天所定。此畫當年著此人,冰心玉質相輝映。爾今即去其如何,為我佳處留行窩。明年春江鼓一棹,還及爾姊來經過。爾時林下風流句,應比安城道上多。
范當世(1854~1905))字無錯,號肯堂,因排行居一,號伯子。原名鑄,字銅士。江蘇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學家、詩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緒時入李鴻章幕府,常相與談論政事,自負甚高,而終身坎坷。詩多沉郁蒼涼之作,著有《范伯子詩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詩文世家陳列館”開館。 ...
范當世。 范當世(1854~1905))字無錯,號肯堂,因排行居一,號伯子。原名鑄,字銅士。江蘇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學家、詩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緒時入李鴻章幕府,常相與談論政事,自負甚高,而終身坎坷。詩多沉郁蒼涼之作,著有《范伯子詩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詩文世家陳列館”開館。
夏日御園閒詠 其五。。弘歷。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里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鉤新月鏡中涵。
酷暑終轉陰涼喜而歌。。崔榮江。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違久瀺灂水,相逢只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洼盛湯。涼首欣髡發,清身欲褪裳。著紗猶覺厚,剪袖總嫌長。轉似鍋臺蟻,煎烤惹惶惶。念及田桑者,縱橫坼舊創。黍青乏浸潤,蔫卷頓成黃。夏殤青半畝,秋減百斤糧。使憶經荒歲,怛憂斷客腸,莫添餓殍骨,累累漫松岡。幸甚風聲起,密云蔭野荒,重帷堪蔽日,倏忽有旻涼。有待甘霖至,適情滋莽蒼。煬煬終得熄,天地秉如常。
都中喜晤寶山侄攜眷自蜀歸省并應順天鄉試二首 其一。。金朝覲。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青眼幾人存。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宋代。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憶征西府勞清夢,望上東門想貴游。何似天風輕借助,放教歸老釣魚舟。
送寬堂赴南外判宗。宋代。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古今同。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送張仲實之宜興。元代。楊載。 南渡邦初造,西山將獨賢。立功何赫赫,流慶尚綿綿。報國橫戈數,登壇授鉞專。風云方際會,江海固周旋。控險千鈞弩,臨危七寶鞭。忠誠深足仗,智勇實兼全。自返高橋役,端持宥府權。兵威終抗敵,人力可回天。甲第無踰者,諸孫固穎然。初生同燕頷,有美自蟬娟。善學聞當代,能詩起妙年。衛公猶故物,鄭老竟寒氈。矯矯青云器,泠泠白雪弦。同游雖未達,自視已無前。政事兼留意,時髦孰比肩。知機無轉石,縱辨若奔川。特達群公薦,酸寒眾目憐。姑為文學掾,會覓孝廉船。必見公侯復,無論雨露偏。秋風鵬鶚健,萬里正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