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斜川、歸去來兮。形役徒勞,既往難追。短艇輕飏,迷途未遠,飄風習習吹衣。
載瞻衡宇,晨星熹微,稚子歡迓柴扉。縱荒他三徑,菊意松情,猶自依依。
時向東皋舒嘯,卻倚南窗寄傲,一醉休辭。況園小還堪日涉,真趣誰知。
問遑遑意欲何之。矯首遐觀,鳥倦云遲。請息交游,莫忘情話,世應與我相遺。
琴書足樂,富貴難期。農父又告春歸。便或乘煙舸,或命巾車,訪岫尋溪。
且喜物情皆暢,更感吾生易盡,倚杖吟詩。聊乘化、樂夫天命,余復奚疑。
無弦琴 本名怨朱弦,王世貞自度曲。因用其體以檃栝歸去來辭。清代。易順鼎。 指斜川、歸去來兮。形役徒勞,既往難追。短艇輕飏,迷途未遠,飄風習習吹衣。載瞻衡宇,晨星熹微,稚子歡迓柴扉。縱荒他三徑,菊意松情,猶自依依。時向東皋舒嘯,卻倚南窗寄傲,一醉休辭。況園小還堪日涉,真趣誰知。問遑遑意欲何之。矯首遐觀,鳥倦云遲。請息交游,莫忘情話,世應與我相遺。琴書足樂,富貴難期。農父又告春歸。便或乘煙舸,或命巾車,訪岫尋溪。且喜物情皆暢,更感吾生易盡,倚杖吟詩。聊乘化、樂夫天命,余復奚疑。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豐厓雨中有懷奉答。明代。朱樸。 春雨作風風作雨,城南閒卻望春臺。人曾有約漫相失,老不待招還自來。酒興詩狂難料理,黃鶯紫燕莫疑猜。倦飛亭上晴堪賞,分付桃花緩緩開。
都門別曾乾義 其一。明代。韓上桂。 行年三十二,所向皆無成。西風吹我行,萬籟送悲聲。雙劍在匣中,隱隱作龍鳴。我生本南越,胡為眷上京。射策阻不進,羈棲欲何營。人生世路上,去住如浮萍。退者非獨拙,進者非獨明。夙興而夜寐,努力副榮名。
題明倫堂。宋代。劉宰。 六樹庭前過屋山,一枝仙桂許高攀。風云有幸逢千載,里社應先庛萬間。
導引·鼎湖龍遠。兩漢。佚名。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觴。遙望白云鄉。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在旅不在家書。宋代。陳宓。 無心覽卷謾舒卷,有念盈懷日往來。十日離家勞夢遠,一行無字強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