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鴻南去飽經過,亂后人家在薜蘿。寂寂蕪城空有恨,瀟瀟水閣不聞歌。
開元白發樽前少,建業青山海上多。欲趁秋風渡江去,蘇臺楊柳近如何。
新秋感興十二首 其十二。清代。毛澄。 征鴻南去飽經過,亂后人家在薜蘿。寂寂蕪城空有恨,瀟瀟水閣不聞歌。開元白發樽前少,建業青山海上多。欲趁秋風渡江去,蘇臺楊柳近如何。
毛澄,字叔云,仁壽人。光緒庚辰進士,改庶吉士,授滕縣知縣。有《稚澥詩集》。 ...
毛澄。 毛澄,字叔云,仁壽人。光緒庚辰進士,改庶吉士,授滕縣知縣。有《稚澥詩集》。
種竹月馀稍覺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韻慰之 其一。明代。王紱。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將赴南都比歸不及見矣。宋代。蘇轍。 東道初來托故人,南樓頻上泗河漘。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寧當厭客貧。顧我及秋行不久,問君觸熱去何因。西歸涼冷霜風后,濁酒清詩誰與親。
寄息耘。元代。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駚硐闲校L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此意誰可知,高松與修竹。
鰲背元夜。金朝。李俊民。 山市家家秉燭游,風檐齊掛月燈毬。不須更用閑妝點,人在鰲峰最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