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三復老子言,可知立身術。
譬彼草木微,春華秋始實。氣候茍不完,累累安可必。
寄語功名人,進取休太疾。早榮亦早枯,易得還易失。
默識乘除機,處滿須防溢。
雜興 其三。清代。張廷玉。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三復老子言,可知立身術。譬彼草木微,春華秋始實。氣候茍不完,累累安可必。寄語功名人,進取休太疾。早榮亦早枯,易得還易失。默識乘除機,處滿須防溢。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后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后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
張廷玉。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后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后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送龍門宗人殿鳳山始祖墓還里。明代。何文繪。 衣冠禮拜出名家,嶺海重開寶樹花。聚會獨逢清夜月,淹留卻憶舊時華。銀河遠帶龍潭水,霄漢光浮鳳嶺霞。回首故鄉思雨露,年年三月泛仙槎。
寓郭外別業。明代。陶益。 江郭側徑云一隈,石壁歷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新昌縣曉行。明代。鄭善夫。 暝發新昌縣,晨臨赤土隈。秋花隨地有,渚雁與云來。雜樹炊煙出,前涇山照回。忽聞歌伐木,行路興悠哉。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暮春以事詣圓明園趨公既罷因覽西郊形勝最后過澄懷園和內直友人春晚退直詩 其六。清代。龔自珍。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雨中水閣閑眺。宋代。蘇泂。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