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藝來從魯,聞韶昔在齊。
幸容葭倚樹,歡會食甘藜。
禮數延文士,雄豪動武奎。
嚴凝池上雪,燦爛谷中霓。
喜見雙頭錦,爭求獨角犀。
化金思點灶,畫酒愿分篦。
氣壯如觀海,言危擬去梯。
且思竭馬力,馬敢效牛蹊。
蕭統聞香臭,劉郎善品題。
鉛黃方宴集。風雨惜風攜。
永遣愁城破,休教眉宇低。
故鄉我自樂,歸去逐群雞。
和斯立夜校試卷呈同舍十二韻。宋代。晁說之。 校藝來從魯,聞韶昔在齊。幸容葭倚樹,歡會食甘藜。禮數延文士,雄豪動武奎。嚴凝池上雪,燦爛谷中霓。喜見雙頭錦,爭求獨角犀。化金思點灶,畫酒愿分篦。氣壯如觀海,言危擬去梯。且思竭馬力,馬敢效牛蹊。蕭統聞香臭,劉郎善品題。鉛黃方宴集。風雨惜風攜。永遣愁城破,休教眉宇低。故鄉我自樂,歸去逐群雞。
晁說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馬光之為人,自號景迂生,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及第,蘇東坡稱其自得之學,發揮《五經》,理致超然,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舉薦。范祖禹亦以“博極群書”薦以朝廷,曾鞏亦力薦。晁說之與晁補之、晁沖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 ...
晁說之。 晁說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馬光之為人,自號景迂生,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及第,蘇東坡稱其自得之學,發揮《五經》,理致超然,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舉薦。范祖禹亦以“博極群書”薦以朝廷,曾鞏亦力薦。晁說之與晁補之、晁沖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
上汴州令狐相公。唐代。朱慶馀。 罷相恩猶在,那容處靜司。政嚴初領節,名重更因詩。公事巡營外,戎裝拜敕時。恭聞長與善,應念出身遲。
同樊潤州游郡東山。唐代。皇甫冉。 北固多陳跡,東山復盛游。鐃聲發大道,草色引行騶。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霽后郭西間步。清代。朱鐘。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莼二絕 其二。宋代。張侃。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三月二十五日過上洋十六保徐居士柯莊二首 其一。元代。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