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倒夢想忽然破,直入孤峰常獨坐。不曾相見與相親,祇么巍巍迎達磨。
東西露柱滿添湯,南北石頭快推磨。到與不到俱吃茶,萬里清風同唱和。
快活快活也大哥,達磨達磨真老婆。多時尋覓覓不見,卻來草里念摩訶。
幾年相伴急走過,新羅低頭覓不見,舉首又蹉過。
今日無知知,不是強揚播。若有知知者,未免番成禍。
四七二三不立形,歷劫三祇祇這個。從古迄今食不餐,肚脹氣均常不餓。
傷嗟捉月夜猿癡,往復疲勞多退墮。不知古佛只傳心,除了此心無別可。
師子子,不消多,直下無心唱哩啰。拈卻眼來作鼻孔,呵呵大笑探禪河。
無量劫來風泡子,至今汩沒和巴歌。稽首寶積佛,敬禮阿彌陀。
普庵此來無個事,大家相勸演若多。元來不識頭依舊,何須苦苦更波波。
偈頌三十首 其二十五。宋代。釋印肅。 顛倒夢想忽然破,直入孤峰常獨坐。不曾相見與相親,祇么巍巍迎達磨。東西露柱滿添湯,南北石頭快推磨。到與不到俱吃茶,萬里清風同唱和。快活快活也大哥,達磨達磨真老婆。多時尋覓覓不見,卻來草里念摩訶。幾年相伴急走過,新羅低頭覓不見,舉首又蹉過。今日無知知,不是強揚播。若有知知者,未免番成禍。四七二三不立形,歷劫三祇祇這個。從古迄今食不餐,肚脹氣均常不餓。傷嗟捉月夜猿癡,往復疲勞多退墮。不知古佛只傳心,除了此心無別可。師子子,不消多,直下無心唱哩啰。拈卻眼來作鼻孔,呵呵大笑探禪河。無量劫來風泡子,至今汩沒和巴歌。稽首寶積佛,敬禮阿彌陀。普庵此來無個事,大家相勸演若多。元來不識頭依舊,何須苦苦更波波。
釋印肅(一一一五~一一六九),號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六歲從壽隆院賢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發,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開元寺受戒。游湖湘,謁大溈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歸壽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營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肅禪師語錄》,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卷上《年譜》、《悟道因緣》、《塔銘》。 印肅詩,輯自《普庵印肅禪師語錄》,編為三卷。 ...
釋印肅。 釋印肅(一一一五~一一六九),號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六歲從壽隆院賢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發,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開元寺受戒。游湖湘,謁大溈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歸壽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營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肅禪師語錄》,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卷上《年譜》、《悟道因緣》、《塔銘》。 印肅詩,輯自《普庵印肅禪師語錄》,編為三卷。
觀柳道傳太宰留題惠山詩卷。明代。周文孚。 五云樓閣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開。天上神龍行雨去,日邊驄馬踏花來。千年蘭若春余夢,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盡,月明猶照鶴飛回。
游南薰亭。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暢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茲縱遐矚,躋攀極嶙峋。下瞰皇澤灣,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虛絕垢氛。昔賢有遺刻,半雜苔蘚紋。江山宛如故,韶音誰復聞。登臨稍畢景,感慨懷古人。早晚聽履聲,行當近星辰。
三月二十五日過上洋十六保徐居士柯莊二首 其一。元代。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自題墨竹圖。。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盤谷八詠 其一 雞山曉色。。劉璟。 何年天星下,化此金雞峰。峨冠聳危石,翠羽森長松。旋如展翎翅,峙如決雌雄。初瞰接曙色,姿味多奇蹤。雖無司晨唱,晦明若先容。誰將翚飛搆,來此披蒙茸。臨窗契玄理,晤言懷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