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聞顏氏子,簞瓢歡有馀。不知外慕樂,服膺在詩書。
君看軒冕榮,其辱與之俱。斯由豈不遂,上蔡曾弗如。
倚伏無已時,循環(huán)共一涂。賢愚但相笑,莫知改前車。
嗟我晚聞道,一官真蘧廬。得之不為喜,失之分所無。
塵垢未忘掃,冰炭久已除。蕭然百憂釋,夢覺兩于于。
江南有高士,以樂名其居。嗜不同眾好,德則良不孤。
磨鉛事簡策,校讎獨勤劬。持此返退藏,不愿拾紫朱。
黃卷有晤語,舍茲無與娛。安得乘扁舟,訪君在五湖。
湖陰有隱君子作軒曰獨樂鄉(xiāng)人常希古為賦詩屬予同作寄之。宋代。蘇過。 吾聞顏氏子,簞瓢歡有馀。不知外慕樂,服膺在詩書。君看軒冕榮,其辱與之俱。斯由豈不遂,上蔡曾弗如。倚伏無已時,循環(huán)共一涂。賢愚但相笑,莫知改前車。嗟我晚聞道,一官真蘧廬。得之不為喜,失之分所無。塵垢未忘掃,冰炭久已除。蕭然百憂釋,夢覺兩于于。江南有高士,以樂名其居。嗜不同眾好,德則良不孤。磨鉛事簡策,校讎獨勤劬。持此返退藏,不愿拾紫朱。黃卷有晤語,舍茲無與娛。安得乘扁舟,訪君在五湖。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黨,號斜川居士。蘇軾子。以蔭任右承務(wù)郎。軾帥定武、謫嶺南,唯過隨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軾卒,葬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小斜川,因以為號。歷監(jiān)太原府稅,知郾城縣,晚年權(quán)通判中山府。能文,善書畫,人稱“小坡”。有《斜川集》。 ...
蘇過。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黨,號斜川居士。蘇軾子。以蔭任右承務(wù)郎。軾帥定武、謫嶺南,唯過隨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軾卒,葬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小斜川,因以為號。歷監(jiān)太原府稅,知郾城縣,晚年權(quán)通判中山府。能文,善書畫,人稱“小坡”。有《斜川集》。
浣溪沙。近現(xiàn)代。陳方恪。 意氣拿云憶昔年。當(dāng)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草檄未成憎命達(dá),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云臥送華顛。
桃花舖。宋代。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陰崖風(fēng)生吹客急,草中枯株似人立。昳晡卓幕先下程,將士黃昏始相及。
黃淡思歌 其一。明代。李攀龍。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
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宋代。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憶征西府勞清夢,望上東門想貴游。何似天風(fēng)輕借助,放教歸老釣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