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出自唐代李頎的《送魏萬之京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樹色一作:曙)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

    譯文

    清晨聽到游子高唱離別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過黃河。

    懷愁之人最怕聽到鴻雁鳴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過客。

    潼關(guān)晨曦催促寒氣臨近京城,京城深秋搗衣聲到晚上更多。

    請不要以為長安是行樂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寶貴時(shí)光消磨。

    注釋

    魏萬:又名顥。上元(唐高宗年號,674—676)初進(jìn)士。曾隱居王屋山,自號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萬。離歌:離別的歌。

    初渡河:剛剛渡過黃河。魏萬家住王屋山,在黃河北岸,去長安必須渡河。

    “鴻雁”二句:設(shè)想魏萬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關(guān)城:指潼關(guān)。樹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氣越來越重,一路上天氣愈來愈冷。

    御苑:皇宮的庭苑。這里借指京城。砧聲:搗衣聲。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見”句:勉勵魏萬及時(shí)努力,不要虛度年華。蹉跎:此指虛度年華。說文新附:“蹉跎,失時(shí)也。”

    參考資料:

    1、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147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魏萬后改名魏顥。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因慕李白之名,南下到吳、越一帶訪尋,最后在廣陵與李白相遇,計(jì)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賞識他,并把自己的詩文讓他編成集子。李頎晚年家居潁陽而常到洛陽,此詩可能就寫于作者晚年在洛陽時(shí)。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11-112

      這是一首送別詩,被送者為詩人晚輩。詩中一、二兩句想象魏萬到京城沿途所能見的極易引起羈旅鄉(xiāng)愁的景物。中間四句或在抒情中寫景敘事,或在寫景敘事中抒情,層次分明。最后兩句勸勉魏萬到了長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樂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歲月,應(yīng)該抓住機(jī)遇成就一番事業(yè)。這表達(dá)了詩人對魏萬的深情厚意,情調(diào)深沉悲涼,但卻催人向上。

      詩一開首,“朝聞游子唱離歌”,先說魏萬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點(diǎn)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筆法,極為得勢。“初渡河”,把霜擬人化了,寫出深秋時(shí)節(jié)蕭瑟的氣氛。

      秋夜微霜,摯友別離,自然地逗出了一個(gè)“愁”字。“鴻雁不堪愁里聽”,是緊接第二句,渲染氛圍。“云山?jīng)r是客中過”,接寫正題,照應(yīng)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歸,飄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聲,從天末飄來,使人覺得悵惘凄切。而抱有滿腹惆悵的人,當(dāng)然就更難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風(fēng)景,而對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對云山,便會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傷。他鄉(xiāng)游子,于此為甚。這是李頎以自己的心情來體會對方。“不堪”“況是”兩個(gè)虛詞前后呼應(yīng),往復(fù)頓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兩句,詩人對遠(yuǎn)行客又作了充滿情意的推想:“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從洛陽西去要經(jīng)過古函谷關(guān)和潼關(guān),涼秋九月,草木搖落,一片蕭瑟,標(biāo)志著寒天的到來。本來是寒氣使樹變色,但寒不可見而樹色可見,好像樹色帶來寒氣,見樹色而知寒近,是樹色把寒催來的。一個(gè)“催”字,把平常景物寫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動,傍晚砧聲之多,為長安特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然而詩人不用城關(guān)雄偉、御苑清華這樣的景色來介紹長安,卻只突出了“御苑砧聲”,發(fā)人深想。魏萬前此,大概沒有到過長安,而李頎已多次到過京師,在那里曾“傾財(cái)破產(chǎn)”,歷經(jīng)辛酸。兩句推想中,詩人平生感慨,盡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個(gè)字相對,暗含著歲月不待,年華易老之意,順勢引出了結(jié)尾二句。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純?nèi)皇情L者的語氣,予魏萬以親切的囑咐。這里用“行樂處”三字虛寫長安,與上二句中的“御苑砧聲”相應(yīng),一虛一實(shí),恰恰表明了詩人的旨意。他諄諄告誡魏萬:長安雖是“行樂處”,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寶貴的時(shí)光,輕易地消磨掉,要抓緊時(shí)機(jī)成就一番事業(yè)。可謂語重心長。

      這首詩以長于煉句而為后人所稱道。詩人把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一起。如次聯(lián)兩句用了倒裝手法,加強(qiáng)、加深了描寫。先出“鴻雁”“云山”——感官接觸到的物象,然后寫“愁里聽”“客中過”,這就由景生情,合于認(rèn)識規(guī)律,容易喚起人們的共鳴。同樣,第三聯(lián)的“關(guān)城樹色”和“御苑砧聲”,雖是記憶中的形象,聯(lián)系氣候、時(shí)刻等環(huán)境條件,有聲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見推敲之功。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shí)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jìn)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fēng)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朗讀
    ()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片| 久久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成人资源影音先锋久久资源网| 久久伊人影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91久久成人免费|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大美女久久久久久j久久| 国产情侣久久久久aⅴ免费|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超级97碰碰碰碰久久久久最新| 久久久免费观成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