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二疏。魏晉。陶淵明。 大象轉四時,功成者自去。借問衰周來,幾人得其趣?游目漢廷中,二疏復此舉。高嘯返舊居,長揖儲君傅。餞送傾皇朝,華軒盈道路。離別情所悲,余榮何足顧!事勝感行人,賢哉豈常譽!厭厭閻里歡,所營非近務。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間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放意樂余年,遑恤身后慮!誰云其人亡,久而道彌著。
薛氏瓜廬。宋代。趙師秀。 不作封侯念,悠然遠世紛。惟應種瓜事,猶被讀書分。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吾生嫌已老,學圃未如君。
藍田溪與漁者宿。唐代。錢起。 獨游屢忘歸,況此隱淪處。濯發(fā)清泠泉,月明不能去。更憐垂綸叟,靜若沙上鷺。一論白云心,千里滄州趣。蘆中野火盡,浦口秋山曙。嘆息分枝禽,何時更相遇?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五代。李煜。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M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題張氏隱居二首。唐代。杜甫。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澗道馀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游。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霽潭鳣發(fā)發(fā),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采樵作。唐代。孟浩然。 采樵入深山,山深樹重疊。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日落伴將稀,山風拂蘿衣。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飲酒·十二。魏晉。陶淵明。 長公曾一仕,壯節(jié)忽失時;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