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公獎往吉安府學從丁先生讀書。 螺山云白鷺洲晴,送爾攜書赴郡城。庠序共談新禮樂,弦歌仍是舊師生。劍藏寶匣光猶見,玉遇良工器始成。老我無庸還拭目,圖南指日化鯤鵬。
寄艾錄事潛虛。 南州有一士,養浩歸園田。與世素寡諧,尚友千載賢。濁醪泛佳菊,細和淵明篇。而我慕斯人,離別今有年。云山渺無際,安得同周旋。
寄鄒椿齡。 大隱在城市,小隱居山林。所居雖異地,所樂還同心。我歌小山詞,君彈流水音。相知既已久,相憶思難任。何時遂盍簪,綢繆話胸襟。
題陳寅賓旸谷齋。 高齋面旸谷,四序常如春。掛巾扶桑枝,晞發迎朝暾。雍熙逢治世,俯仰信乾坤。未知羲和事,自是堯舜民。
姚公觀瀾被里人誣訟死于金陵作詩哀之。 雙桂樓前不忍過,思君惟有淚成河。朋游自此相知少,世事從前未悟多。玉笥冷猿啼樹里,金陵白骨返山阿。一時憤死千年恨,茅茹相連奈否何。
題秋月上人所藏洞庭秋月圖。 君山木落洞庭秋,今古無窮水自流。明月一輪天宇靜,定中疑是泛虛舟。
題鄒氏養浩堂。 二氣生天地,運行無息時。惟人在所養,失養斯餒而。是以君子心,操守罔或違。充然集眾義,勇往將奚疑。君家本儒素,養浩畫堂楣。旨哉孟氏言,允為百世師。
江上有懷曾主簿。 歸鴻不可留,去鶴猶難招。朔風起離思,短發寒飄蕭。遠樹帶斜日,滄江生暮潮。雙飛愧鷗鳥,獨立心搖搖。
讀陶淵明詩二首 其二。 我性愛陶詩,難窺數仞墻。閒來輒誦之,愈覺滋味長。太羹無鹽梅,土鼓諧宮商。誰能起公死,執鞭向柴桑。
題嚴氏釣隱。 尚父遇西伯,子陵辭漢光。胡為異出處,所貴安其常。斯人樂漁釣,榮辱兩俱忘。桐廬在何許,煙水自微茫。我性愛樵牧,無心慕軒裳。為君發吟詠,有興在滄浪。
玉笥十詠 其六 孤山梅隱。 孤山山中小有天,時有隱者來盤旋。梅花如雪千萬樹,徙倚月下懷逋仙。
雪。 一夜天花滿世間,群峰失卻翠云鬟。何由騎得仙家鶴,看遍東南萬玉山。
贈相士黃逸仙。 伯樂善相馬,一顧增千金。荀子頗知道,相形先相心。黃生師唐舉,于義尤精深。取人或漁釣,所遇多纓簪。嗟我守貧賤,辱子過云林。未示衡氣機,贈以離別吟。
寒夜自釋。 掩卷坐良久,自傷還自釋。時命偶未遭,詩書其可惜。囊中有焦桐,取之還拂拭。應有知音人,一彈三嘆息。
圣主得賢良詩。 高天羅萬象,巨海納眾流。盛世逢休明,俊彥皆羅搜。虞舜舉元凱,湯武用伊周。典謨訓萬代,仁化洽九州。吾皇法古圣,令德日以修。求賢不暇食,日為蒼生憂。杞梓入廊廟,樗櫟在林丘。作詩繼雅頌,亦足贊皇猷。
題金好仁樂志堂。 城市與山林,諠寂本不同。澄心即凈域,豈必在山中。斯人守一塵,澹泊猶古風。圖書列左右,日月從西東。俯仰無愧怍,行藏任窮通。悠然觀萬化,其樂那有終。
西庵耕叟為姚觀海賦。 南徼風塵久,西庵日月長。健兒從戰伐,垂老事耕桑。蔓草勤須剪,松醪渴易嘗。把書晴護麥,看雨暮移床。翠竹連蔬圃,寒泉帶柳塘。石闌風淅瀝,云谷樹蒼茫。牛犢侵晨牧,豺狼入夜防。煙霞成痼癖,神物致休祥。龐老身無恙,陶潛興不忘。蒲葵添散逸,筇竹任徜徉。了事輸租稅,無憂足稻粱。文尋高士傳,詩詠甫田章。既識浮生理,須求不老方。勖哉加飲膳,擊壤待時康。
采蓮曲 其二。 綠荷深處水生波,三五蘭舟載綺羅。華月漸明風漸息,吳人愁聽越人歌。
洪武癸亥夏五渡江訪諸友暮歸既登舟而風雨驟至。 清晨訪故舊,及暮始言還。發棹風雨至,去留良獨難。小舟如一葉,出沒波濤間。兀坐喪神魄,相顧慘不歡。此身盡沾濡,那復惜衣冠。在險猶倉猝,歷險心始寒。從茲慎行止,寧復嬰憂患。
登群玉峰。 群玉有佳處,登臨諧宿心。千巖互隱見,萬木含陰森。極目小天地,曠懷無古今。臨風一長嘯,孤鶴下遙岑。
雨中寄張文凱。 川原春夏交,淫雨無休時。閒門掩芳草,鄰曲往還稀。遠樹帶云靄,山鳩猶暮啼。懷君當此際,欲往畏途泥。
知止軒為謝伯安賦。 鳥雀依叢篁,鰷鲿在淵水。飛潛各自適,所貴在知止。微物尚知止,況人為物靈。勖君止于善,庶以善自名。
題黃伯原友鶴軒。 人倫重五教,物類稱四靈。奇哉九皋鶴,亦復載諸經。性潔無與比,君子化其形。巢云松柏高,警露風月清。是以貞素士,取友非虛名。紛紛重勢利,幽獨鮮交情。豈不愧鳴鳥,時聞求友聲。
題一素齋。 古道日凋喪,斯人慕淳風。諠囂厭城市,結宇云蘿中。戶牖不丹堊,門閭任蒿蓬。但知琴書樂,寧憂簞瓢空。來往有賢士,品題多鉅公。清風動修竹,白云在高松。終始慎一素,令譽垂無窮。
春日寄丁御史子堅王知縣彥暉。 光風拂柔條,膏澤被幽草。翟雉羽毛鮮,倉庚語音好。彼物各生成,吾年獨衰老。感此惜韶華,觴來即傾倒。棲遲托丘園,窮達付穹昊。卻憶同心人,貞堅永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