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所見 其二。 黃犢飲溪芳草滿,青裙挑菜碧芹肥。故山好處多如此,湖上春風我憶歸。
書所見 其一。 一樹古梅花似雪,半臨驛路半臨溪。美人玉笛吹何處,零落空山鳥自啼。
紙扇。 魯女在時曾剪縞,齊姬去后更無紈。當年標格難同致,斜月涼風思萬端。
贈白纻山庵道人楊玄中 其二。 青山如龍云氣深,玉階涼露滴秋林。司馬將軍白纻曲,五枝花里付鳴琴。
贈白纻山庵道人楊玄中 其一。 四望亭前姑孰溪,道人種玉住山西。古松數株秋滿屋,青鳥月明時一啼。
寄張明德。 我憶張公子,新詩句句工。盛唐兼漢選,大雅振王風。光瑩瓊瑤并,文章錦繡同。朝陽鳴彩鳳,白雪被焦桐。擲地聲如石,凌云氣若虹。少陵思杜曲,小謝賦江東。況與諸家異,當為一代雄。相知慚謬拙,莫惜啟愚蒙。失意驚蕉鹿,因書托塞鴻。右軍如見說,飄泊似飛蓬。
早發分宜縣 其一。 萬山高下宜春路,舊縣人煙亂后稀。荊棘十年生滿道,不堪零露濕征衣。
壽詩。 惟天生俊杰,濟世屬英豪。間氣鐘華岳,元勛壓巨鰲。東山文物舊,南極壽星高。公族嗟麟趾,儒林起鳳毛。郎官前甲胄,使節左旌旄。細柳回兵仗,香蕓辟武韜。珥貂先見擢,汗馬豈辭勞。談笑三軍卻,喑嗚萬騎逃。運籌期管樂,立業比蕭曹。畫戟行當道,彤弓憶載櫜。獨專方叔任,重佩呂虔刀。此日祥初應,當年慶可褒。玉階浮寶樹,金母進蟠桃。瑞靄迎雙鶴,清聲被九皋。嘉賓來騕裊,童子獻蒲萄。錦瑟尊前鼓,瑤琴席上操。銀絲鮮鲙鯉,翠釜曉烹羔。醉倚青油幕,晴熏白錦袍。升堂聞拜頌,入府詠游遨。永祝三千歲,錢塘望海濤。
途中寄錢隱君稚 其二。 故國同門賦浴沂,十年飄泊偶相依。伯勞燕子何無分,又復東西各自飛。
途中寄錢隱君稚 其一。 青陽門下舊諸生,長憶春風服既成。我尚為童君已冠,如今白發見交情。
銅陵寄劉知府 其二。 江上九華翠欲流,池陽太守舊交游。月明良夜負清賞,正似山陰雪后舟。
銅陵寄劉知府 其一。 雙尊特為故人將,江路風濤忽渺茫。坐對銅官不同飲,馬蹄明日又涇陽。
富池江口夜泊 其三。 瞿塘西上接成都,天下奇才八陣圖。梁父不因徐庶解,終身隴畝一凡愚。
南康除夜 其二。 十年客淚不曾乾,丘壟成行骨肉殘。為報淮南兄與弟,紫髯憔悴未為官。
寄于清叔。 金陵隱者天下士,六十為文健且奇。諸父不諳麋鹿俗,令郎俱有鳳凰儀。長干橋上閒沽酒,玄武湖陰醉賦詩。書史滿床琴在匣,秋來相對鬢如絲。
次丘太守韻。 翳翳桑榆晚正宜,夕陽山色望中奇。鷗盟遠渚誰爭席,鶴放長松自擇枝。疏廣賜金忘得少,陶潛束帶怨歸遲。黃花時節牽兒女,爛醉籬根且賦詩。
贈王都回省事。 城南四牡總騑騑,江上旌旗帶夕暉。共喜竇融千里至,更同陸賈一時歸。圖書在洛還王土,龍虎為邦護省闈。宰相勞賢應自出,鹿鳴花底醉金衣。
題萬戶手卷。 江東子弟義為兵,萬戶新承紫綬榮。吳楚故都形勝在,春秋國士武文并。五花習射宛西馬,細柳連屯霸上營。閩海百蠻猶未服,幾時整旅又從征。
寄從弟貞 其二。 龍作人來聽讀書,絳紗新剪夜窗虛。山東舊族吾家譜,白額名駒定是渠。
寄從弟貞 其一。 水殿春深寶帳開,云中簫鼓下瑤臺。女巫定索迎神曲,玉字泥緘著意裁。
寄方氏甥策 其二。 淮南三月杏花稀,諸子紛紛賦浴沂。中有方生年最少,也隨冠者試春衣。
寄方氏甥策 其一。 紫纻春衫白接?,明年才是冠巾時。風流不減陽元相,五色華箋解賦詩。
寄陳教授敏 其二。 松樹連檐翠色多,南湖春水澹生波。習家舊宅云林在,明月滿船聽棹歌。
寄陳教授敏 其一。 敬亭山下故人家,谷雨晴時正摘茶。我似盧仝酷相好,春深休寄杜鵑花。
重憶寄從兄叔章 其二。 翡翠屏風護掌珠,日高貪睡在流蘇。鯉魚尾熟郎才起,婢子開門送玉壺。